16斤鲜甘蔗才熬出1斤红糖,甜而不腻,古法熬制,央视为它打CALL

来源:追梦自然

微风掠过成片的甘蔗,仿佛染上了甘蔗的丝丝甜味。这是巧家制作小碗红糖的甘蔗田。图片

 巧家小碗红糖,属“昭通七宝”之一,也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的制作方法,充分保留了甘蔗的营养物质。

熬制小碗红糖是这里人的独门绝技。这些技艺是祖先留下来,又经后人几十年磨出来的,他们用时间将辛劳化成了生活的甘甜。

在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第二季<绝技>中,还讲述了小碗红糖。

图片

跨过高山河谷的一抹甜

云南阳光充沛温暖,年平均气温20度左右,昼夜温差大,充足的日照和丰富的水源,加之独一无二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宜甘蔗生长和糖分积累。这里的甘蔗品质长年位列全国第一。优质的原材料,为生产小碗红糖奠定了基础。图片

巧家小碗红糖,已有近三百年的制作史。清乾隆年间,巧家蒙姑岳氏运铜到弥勒竹园镇,回程引进了甘蔗种植,榨红糖技术也由此而入。此后,种甘蔗及榨红糖的传统,便在云南金沙江两岸谷地流传开来。

图片

因为味道纯、色彩鲜、式样好、杂质少,巧家小碗红糖一诞生,就极受民间喜欢,然后很快就成为皇家贡品。并沿着各条古驿道,销往世界各地。从甘蔗到红糖

金沙江畔水源充足,水质纯净,有机红沙土铁元素含量很高,保留着栽培历史悠久,确保小碗红糖好品质的品种——荻蔗。

图片

村民们到甘蔗地里,仔细挑选每一根甘蔗。砍下甘蔗,一担担挑回去,红糖的熬制就开始了。 图片

榨甘蔗汁是制糖的第一步,16斤新鲜甘蔗最后才能熬制1斤红糖。

图片

熬制红糖需打造一眼“牛尾灶”,五口大铁锅一字排开,将过滤后的青绿色甘蔗汁注入前两口大锅,猛火煮至沸腾。把蔗皮晒干当柴,物尽其用。泡沫不断翻滚,灶上师傅需要不停地撇去杂质,澄清糖水,这是熬制过程中最主要也最繁重的工作。当汁水越煮越浓,大泡沫变成小泡沫后,就得将前两口锅里的汁水舀入第三口锅。此时,青绿色的汁水已变成了棕色,而前两口锅继续熬煮新的“生水”。 图片

糖水水分差不多烧干时,再将其舀入最后两口锅中。随后往锅里加“点糖油”,点糖油就是将花生炸熟碾粉,加菜籽油炒成。当锅里糖汁越熬越浓,将小碗摆开,并将一指宽的布条放入碗内,用水壶朝小碗上喷水。 当糖汁熬得粘而不断时,迅疾将稠糖浆舀入糖缸,用棍子使劲搅拌糖汁。此时万万不能减力,否则糖浆会变成“绵糖”。并不时往缸内浇入凉水,让糖汁收缩,成为砂状的糖稀。图片

糖稀变沙后,用勺子将糖稀一勺勺倒入小碗,只需几分钟,碗中糖稀就会凝结成块。 图片

这时,只需一手按着小碗,一手将压在碗底上的布条往上一拉,成型的碗状糖块便纷纷“跳”出碗来,巧家小碗红糖就这样“出笼”了。 图片

久违的蔗香味道

红糖很常见,但真正的红糖却不常见。现在我们在外面买的多是工业加工的糖,外表与真红糖无异。

图片

真正的红糖,一定是熬出来的。如今,大机器生产替代了手工的经验拿捏和体力消耗,但始终有人如一地坚守着古法熬制,因为他们的坚守,才有了这块每一口都是甘蔗香的红糖。云小南巧家小碗红糖,没有添加工业助剂,保留了甘蔗中较多的营养成分,含有苹果酸、核黄素、胡萝卜素及多种元素,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等作用。 去年小巧红糖推出后,吃过的朋友,都给出一致好评:甜而不腻,口感纯正。图片

很多人对开袋便能闻到浓郁的甘蔗香、融于水后没有杂质的印象深刻,更对红糖里甘蔗的自然清甜念念不忘。当你在某一个午后细品一块小碗红糖,蔗香阵阵,直透鼻息,仿佛能闻到高山河谷的气息。淡淡的甜挑逗着味蕾,清新的甜环绕唇齿舌尖,感叹那甘蔗的甘甜,还带着金沙江的阳光味道,宫寒的女孩子暖宫,不寒的暖心。

图片

不仅能泡水喝,还有红糖枸杞雪梨、红糖鸡蛋、红糖馒头、红糖红枣粥等多种做法,炖汤、做菜也是极佳的辅料。图片

小碗红糖的包装精美大气,从色调至手绘插画,多种吉祥元素,无论送女友、孕妇、父母长辈,都是不错的选择。 

云南巧家小碗红糖

传统手工制作

醇香浓厚,不甜不腻

购买方式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结缘

https://shop41589182.m.youzan.com/wscgoods/detail/35xzygjimxzvq

也可扫描二维码

加平台义工师兄微信结缘
图片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编辑:庄雅婷的头像编辑:庄雅婷
上一篇 2023年12月20日 下午3:01
下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上午10: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