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来源:当阳玉泉寺  时间:2023-04-10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汉传佛教授三坛大戒的时候,戒子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衣钵具足,所以在登坛之前,戒场有个查验衣钵的环节。衣钵是出家人的资生用具,“衣”亦称袈裟,是出家人平时所着之衣,“钵”是出家人所用的食器。《僧祇律》云:“三衣者,贤圣沙门标帜;钵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为。”出家之后,沙门形态与俗人迥异,我们应效仿贤圣,谨遵佛制,持三衣钵,少欲少事。

《四分律》云:“所行之处,与衣钵俱,犹如飞鸟,羽翮相随。”佛陀时代,比丘每游行一方,都是衣钵随身。到后世的时候,比丘临入灭时,常将随身衣钵传与门人,作为传法的信物。也因此,才有称呼主要弟子为“衣钵传人”的称谓。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有一次,佛陀在毗舍离聚落,一大早听到车声阵阵,车上似乎驮着很多重物,就知而故问弟子们:“这是什么声音?”弟子们回答:“长老去聚落游行得了很多衣物满载而归,此是他们驮衣物的车声。”佛陀看到比丘们积攒如此多的衣物,既失威仪又受形累,于是便以此为因缘制定戒律,规定比丘们受持衣的数量。

那么比丘到底受持几顶衣最合适呢?当时正值冬季,有一天夜里,佛陀初夜披一顶衣遮寒,到了中夜觉得小冷,便加了一顶衣,到后夜时分又觉得身冷,便又加了一顶衣,三顶衣披在身上便觉足以御寒,于是佛陀制定比丘们受持三顶衣,这样既可以应付寒暑,又可以防蚊虫。《行事钞》引《分别功德论》云:“为三时故,制有三衣;冬则着重,夏则着轻,春则着中。亦为诸虫故。”

最初比丘们的衣是整块布料做成的,但由于在古代印度整块布料非常难得,所以比丘们的衣常常被盗。后来佛陀路过一片田地,看到田畦方方正正,一块一块整齐分明,便让阿难尊者将三衣改制成田畦的样子,由一块一块的布料拼接而成,称为“割截衣”。割截衣既能避免被盗,又寓意比丘是众生之“福田”,因此三衣又被称作“福田衣”。《济缘记》云:“世田用畦盛水长嘉苗养形命也,法衣之田弥弘四利之益,增三善之心养法身慧命也。”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衣有三品,各有用处。《行事钞》引《慧上菩萨经》云:“五条名中着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集时衣。义翻多种:大衣云杂碎衣,以条数多故;若从用,名入王宫聚落衣。七条者,名中价衣;从用入众衣。五条者名下衣;从用院内道行杂作衣。”

1、僧伽梨:即九衣。又叫大衣、杂碎衣、入聚落衣、高胜衣,盛大法会所穿,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一长条布一短条布间隔而成。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2、郁多罗僧:即七衣。又叫入众衣,为礼拜、听经、布萨时所穿着,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两长条布一短条布间隔而成。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3、安陀会:即五衣。又叫作务衣,为做日常劳务时所穿着。由五块布片缝制而成,两长条布一短条布间隔而成。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由于汉地天气寒冷,中国僧人仅靠“三衣”是不能御寒的,故祖师因地制宜,在三衣之外,增加了常服,如短褂、罗汉褂、大褂等。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你了解师父们的“衣钵”吗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应量器。钵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

律制中对钵的 “体”、“色”、“量”有严格的规定。钵以铁钵或者泥钵为如法体。色以黑、赤、灰为宜。量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根据唐代的量法,应是一斗至五升之间。

《济缘记》引《本起经》记载,佛陀用石钵,大众僧用铁钵瓦钵,外道则用木钵。佛陀成道后,四大天王各献一石钵,佛陀为显平等,同收四钵,然后运用神通将四石钵合为一钵。由于石钵的分量很重,  而且当时制作石钵的主要材料——细石头非常难得,比丘们如果也像佛陀一样受持石钵,就只能寻得粗石制钵,粗石钵又重又容易粘腻食物,携带和使用都非常不方便,所以佛陀令比丘们受持比较容易制作和使用的泥钵或铁钵。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smy的头像smy
上一篇 2023年4月15日 下午2:13
下一篇 2023年4月16日 下午3: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