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来源:佛教建筑精选  时间:2023-06-16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玄奘法师(602-664),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佛学翻译家和佛学理论家。他不仅以其丰硕卓著的译经成果在中国佛教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笔,而且以其五种不翻译论在中国翻译史上留下了永恒的一页。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玄奘法师的所谓不翻,并非指跳过原文省略不翻,而是指在目的语与来源语之间不需要或不存在完全吻合的对应词,有时将直接采用音译,而不采用意译。因此,不翻指的是音译音译即不翻之翻”。

所谓五种不翻,指的是佛经由梵文翻译成汉文时,在五种情况下,应该采用不翻原则,即音译原则。这五项原则依次为:秘密故不翻、多含故不翻、此无故不翻、顺古故不翻、生善故不翻。五种不翻是玄奘译经理论的重心,也是他为翻语设立的法则。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 秘密故不翻

意思是说,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佛经中有大量的秘密,如咒语等。而陀罗尼在梵语中的意思就是咒语,汉译为秘密语真言,是佛、菩萨、诸天的秘语,总括佛、菩萨的功德、誓愿及佛法精义的简单语言符号。

这些秘密咒语具有神秘莫测的特点,通过念诵的声音形式来体现其神秘之处,因此宜采用音译的方式。“经中诸陀罗尼系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故不以义译之”。如果保留这些咒语的梵文音译,朗读时就会产生一种神秘感应,获得字面意义之外的效果,深刻领会佛意,保持佛语的神秘、庄重和典雅;但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汉语,则会失去这种神秘感,失去原有的佛意。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例如:

阿弥陀佛意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意为哦,莲花里的珠宝!

《大悲咒》共84句,全部采用音译,第一句“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意为“皈依三宝”

《般若婆罗蜜多心经》“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意为“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度到彼岸,愿正觉之法终成就”

诸如此类的陀罗尼均采用音译,世代口耳相传,其所体现的神秘力量便形成了强大的心理震慑力。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则意趣全无。其实,不光是佛教咒语对佛教徒具有特殊的魅力,其他宗教咒语对其信徒也同样具有神秘莫测的魅力。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 多含故不翻

意思是说,具有多种含义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佛教经典中有些词语含义非常丰富,而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语,如果使用其中一个含义的词语,则会造成信息与意义缺失。

例如,薄伽梵具有六种意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汉语里不存在同时包含这六种意义的对应词汇,如果采取意译,在一定的语境中只能译出其中的一个意义,而其余五种意义都会缺失,故此只能选择音译。

又如,“阿罗汉”意思是“无生、应供、杀贼”;“比丘”意思是“乞士、破恶、怖魔”。这些词语含有多种意思,如果只翻译其中的一种,就会丢失其他意思,不能完整表达原义;如果全部意思都翻译,又显得累赘,所以只能选择音译。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 此无故不翻

意思是说,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例如,阎浮树又名胜金树,只产于印度等地,中国没有这种树,所以采用音译。同样,槟榔是印尼语的音译,葡萄是大宛语的音译,西瓜是女真语的音译,茉莉昙花是梵语音译,等等。

这种彼有我无或彼无我有的文化局限词,即只存在于一种文化当中,而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或概念,一般都采用音译的方式,保持原文化的形态和精神。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 顺古故不翻

意思是说,对以前已经存在并广泛使用的约定俗成的音译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遵循习惯沿袭其原有的音译。

例如,“阿耨菩提”,可以翻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从东汉佛教传入我国以来,历代佛经翻译家都采用梵语的音译,所以玄奘法师认为不需采用意译,而应保持其约定俗成的音译。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 生善故不翻

意思是说,有些词语用音译能令人生尊重之念,否则容易等闲视之,所以对这类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例如,般若跟汉语里的智慧的意思差不多,但有着轻重之分。因为所谓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因此,音译为般若显示出对佛经的尊重敬仰,而意译为智慧则显得轻浅世俗。实在要译的时候,般若往往被译为大智慧妙智慧真智妙慧之类。

此外,释迦牟尼阿耨菩提菩提萨埵分别被意译为觉悟者能仁正遍知道有情大道心众生,但音译和意译之间体现出尊卑之别。这些意译都是用儒家和道家的概念与术语拟配佛学的概念与术语,即所谓格义归化,从而不仅混淆了佛学与儒道之间的区别,而且降低了佛陀和佛学的地位。因此,应采用音译以保持佛经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典雅庄重的风格。

【佛教知识】佛经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玄奘大师的“五种不翻”译论,距今已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音译这一翻译策略也经历了很大改变,变得更加丰富且多样。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玄奘大师的“五种不翻”译论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过,反而更加彰现其不凡的意义和价值。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1)
smy的头像smy
上一篇 2023年6月16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3年6月16日 下午3: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