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易的放生诗

来源:灵隐寺  时间:2023-05-31

学处|​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易的放生诗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

  白居易的放生诗  

  学处|​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易的放生诗 

放生诗是唐代佛教诗歌新兴题材之一,白居易则是有放生情结的士大夫代表之一,他是唐代继杜甫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极虔诚的佛教徒,自称香山居士。他的放生诗有两种类型:一是实定具体放生行为者,二是以放生池相关意象进行观想念佛者。相对来说,后者更能体现白居易的佛教生活的思想境界。此外,白居易创作的放生戒杀诗及相关偈颂,对后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学处|​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易的放生诗 

白居易的放生诗据《白氏文集》所载有十七首诗作,时空跨度大,贯穿白居易入仕后的多个人生阶段和不同的地域空间,其归属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贬谪江州时期的作品最为丰富,并寄寓了诗人深沉浓郁的人生感慨,乃至超越人生困惑的终极精神追求。

白居易的放生对象,有的归宿明确在寺院。如谪居江州时所作《赎鸡》云:

见兹生恻隐,赎放双林园。

”双林“即”双树林“本指佛陀涅槃处,佛教传入华夏后常用作寺名,白居易诗中可能是实指泛指江州寺院。

有的放生对象则与白居易的宗教实践息息相关,如宝历二年(826)白居易于苏州所作《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云:

褰帘放巢燕,投食施池鱼。

其对放生鱼投食之举,显然是在农历五月的长斋期间。

  学处|​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易的放生诗 

同年同地白居易所作《山居》一诗云:

朝餐唯药菜,夜伴只纱灯。

除却青衫在,其余便是僧。

诗人显然对修行僧人有着高度认同,并以僧人自喻,突出的是宗教的实践层面。

白居易在江州时期积累的池边观想经验,至晚年依然践行。如大和四年(830)于洛阳所作七绝《秋池》自述云:

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

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

诗人于池边安置坐禅之具——绳床,意在禅修之用,诗人把整个水池都视作道场,则似在修西方净土”十六观“之第五观”宝池观“。按照《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宝池中的八功德水、莲花及花中化佛等,都是观想对象。

  学处|​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易的放生诗 

开成三年(838)白居易于洛阳所作《池上幽境》

石上一素琴,树下双草屦。

此是荣先生,坐禅三乐处。

此处诗人虽佛、道并尊,但从坐禅形象言,本质上仍归属于佛教,特别是”树下双履“一句,表明白居易在以得道高僧自比,其观想法接近于”十六观“之第十二观”普观“,即观想自己结跏趺坐的形象。

  学处|​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易的放生诗 

白居易在江州营构的庐山草堂之白家池具有佛教放生池的性质。白居易在池边除了欣赏自然风光和园林景观外,常常伴有佛教观想的禅定体验,如元和十二年作于江州的《临水坐》: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

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其实是在仿”十六观“之”宝池观“而建造的微型景观,诗中写道: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

未如床席间,方丈深盈尺。

虽没有大江水的磅礴气势,但恰恰适合被贬谪的”幽人“,因为能给予诗人精神上无比的愉悦感。

  学处|​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易的放生诗 

元和十二年作《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其题目就显凸了“幽趣”,在白家池种植白莲,正出自庐山慧远在东林寺的种莲风尚,所养红鲤,应是放生之物命。

同年白居易所作《小池二首》: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

映林余景没,近水微凉生。

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

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诗人除强调了环境之清幽外,此点与大乘佛教所述”清旷山川“之”清“颇为相似,正是大乘佛经所描写诸佛国土不同凡尘的特征。

  学处|​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易的放生诗 

唐诗中描述的放生对象,除了鱼最常见之外,还有鹦鹉、孔雀、鹧鸪、鹤、鹭、雁等飞禽类。但在白居易描写的以池为中心的放生空间中,池水、鸟、莲构成的意象组合较为常见。如长庆二年(822)自长安至杭州途中所作《过骆山人野居小池》云: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

......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

宝历元年(825)白居易于苏州所作《郡中西园》:

鱼依藻长乐,鸥见人暂起。

有时舟随风,尽日莲照水。

大和八年白居易于洛阳所作《冬初酒熟》:

霜繁脆庭柳,风利剪池荷。

月色晓弥苦,鸟声寒更多。

这些诗歌尤其白鹤和鹦鹉,是白居易咏禽诗中最关注的对象,其中不乏放生对象;好写净土瑞鸟意象,是白居易佛教放生诗的应有之意。

  学处|​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易的放生诗 

白居易除了自己皈依佛门,持斋守戒外,还大力倡导放生,以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普度众生。他写下了《放旅雁》《放鱼》《赎鸡》《鸟》《观游鱼》等戒杀放生诗作,感人共情,启人善念。

晚年白居易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请人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彩绘大型极乐世界图、西方三圣像,日日焚香顶礼,十分虔诚,并且回向众生离苦得乐,共登莲城。他作的《念佛偈》流传广远,至今仍脍炙人口:

余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

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

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

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

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

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END

  学处|​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易的放生诗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smy的头像smy
上一篇 2023年5月31日 上午9:59
下一篇 2023年5月31日 下午3: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