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刷存在感”的行为,可能让你的修行功德-1

来源:南普陀寺  时间:2023-06-05


这些“刷存在感”的行为,可能让你的修行功德-1

你或你身边的人是否曾经有过这种刷存在感的行为:放生的时候,也许并没有生起救度众生的心,而是得到了救世主般的自我满足感;有些人天天像集邮一样四处拜佛,结识出家师父,不是真正为了求法,而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信仰或因缘殊胜;有些学佛者之间还产生了鄙视链,懂得佛教知识多的就产生了我慢,即使向他人说法也不是以弘法为目的,更多的是好为人师的心理作祟;有些发心护持道场的义工在不自觉中渐渐忘记初心,认为自己牺牲付出很多、功劳很大,甚至觉得理应享有某些特权”……

我们列举这些行为,目的不是让某些人对号入座、产生羞耻心,而是想让大家知道,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心理,又如何摆正修行的心态。

这些“刷存在感”的行为,可能让你的修行功德-1

首先,我们重新思考一下修行的目的。有些人觉得修行可以获得福报、得到名和利、让生活更好等等,但其实,这些追求都是无止境的,以这样的目的修行也终究无法脱离烦恼。

修行真正的意义在于转迷成悟,使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一种断除烦恼的能力和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进而达到了断生死、自由自在的境界。所以,修行本来是为了转化错误的心态,但却因为世人的无明,常常误用修行来巩固错误的心态,认为自己在修行,结果却修得越来越自我膨胀。

那些刷存在感的行为,也是无明的表现,但当它穿上学佛修行”“利益众生的外衣以后,就变得让人难以识别,陶醉其中。

这些“刷存在感”的行为,可能让你的修行功德-1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有意无意地刷起存在感呢?在佛教看来,其本质不过是扩大对和我所的执着。当人们把一切身心内外的现象贴上的标签,便会下意识地去在意、保护、追求,而越在意也就越容易生起烦恼,也因此忘记做某件事的初衷,渐渐背离了修行的目标。

如何消除我执?为了对治我执,佛陀便宣说无我的法义,由此无我来破除我执,如《金刚经》中便开示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这些“刷存在感”的行为,可能让你的修行功德-1

我们应该认识到外在世界和我们的起心动念皆是因缘所生,其中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我和我所,只是我们附着于客观对象的一种感觉。这些现象本是无我的,只要我们不将自我感觉附于其上,便不会因此产生我执。如果能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训练,烦恼一点点净化,智慧一点点开启,我执便会逐渐淡化。

当我们放下了我执,没有了那些展现自己、追求自我的欲望,我们也就没有了刷存在感的动机,而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单纯地去给予他人各种利益,这就是一个大乘佛教徒最大的价值,就像我们常说的利他就是最好的自利。 

这些“刷存在感”的行为,可能让你的修行功德-1

最后,如何做才能让功德+1”呢?不论是到寺院拜佛供养、听经闻法,还是参与放生、护持道场,都应该把心念纯粹地专注到当下,只想着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即使没有人会知道你的付出,也没有人会称赞你的功德,你也一样会全心全意地做好这件事。

其次,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以个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以利益他人和众生为前提。把这样的心慢慢扩大范围,去爱宗族、乡里、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人类,努力实行,那么现前的心,即同佛菩萨心无二无别。我们能学习菩萨心和佛心去爱护一切,则自然可得到美满的效果。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1)
smy的头像smy
上一篇 2023年6月8日 上午9:58
下一篇 2023年6月8日 上午11: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