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趣|陈兵教授:灵魂和轮回观念的产生

来源:陈兵  原佛  时间:2022-11-23 

义趣|陈兵教授:灵魂和轮回观念的产生

第一章 灵魂和轮回观念的产生

文明人自信:人,是天地间唯一具有自我意识,能认识自己的生物,正是这一特殊禀赋,使人具有超越自然的可能性,判然自别于进化程度低于自己的动物界。人类学家和哲学史家认为:灵魂、心身问题,是原始先民最先思考的哲学问题,它先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问题而提出。

大概从人类有了理性思维的余暇,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的时候起,人自身存在的根本问题——人从哪里来?为什么要死?死后有无续存?——便开始困扰先民们混沌初开的心灵。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酝酿出了人死后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灵魂不死的信仰。据考古发现的物证,这种信仰流传的时间,最早可上溯到约十万年前。在欧洲、土耳其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尼安德特人墓葬遗迹中,死者有石器随葬,尸体周围有花束、红色碎石片,表明当时人已有人死后继续存在,或者认为死亡是迁往另一幸福世界的喜庆之事的信仰,而且成为社会群体的共同观念和习俗。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五万年前的中国山顶洞人,埋葬死人已经有一定规矩:死者身旁撒有赤铁矿粉粒,随葬品除了燧石、石器等生活用具外,还有石珠、穿孔兽牙等装饰品。红色,象征血和火,以红色赤铁矿粉粒撒在尸体旁,可能是表示希望死者永生的祝愿,随葬器具,则分明表示供死者的灵魂使用。到了仰韶文化时代,葬仪进一步复杂化,陕西华县元君庙墓中发现的童尸,盛放于特制陶瓮内,口上盖陶盆钵,其底部钻有小孔,考古学家认为是供死者灵魂出入之用。这种风俗在云南某些少数民族中至今尚有遗留。西安半坡村出土文物发现,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以粟为殉葬品。大汶口古墓中的殉葬品有工具、猪头、骨等。古埃及人以黄金、食物陪葬。

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地球上现存的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后进民族,几乎都有灵魂不死的信仰和相应的葬仪。先进民族中,也多残存着上古原始的灵魂观念和有关葬仪的残迹。这说明,死而不亡或灵魂不死,是人类智慧初开时期对于生死之谜的普遍的、共同的解答。

一、灵魂观念产生的渊源对自身生死之谜的破解予以首先关注,全人类的远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信奉灵魂不死,这一现象,应从人类本性,及人类本性需求与生存现实的矛盾中,去寻找其渊源,这大概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1、本能性的求生欲望和死亡恐惧

贪生怕死,几乎是所有动物普遍共具的天性,从猪犬等被屠宰时的嚎叫挣扎,人们大概不难体味出它们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眷恋。即使低等到小爬虫,也有逃避伤害、保护自家身命的本能。动物是否具有思考生死问题的意识,人不得而知,情智和意识高于动物,而尚具类同于哺乳动物之躯体的人类,其原出动物性本能的贪生怕死天性,与发达的感情、理性相联结,自然表现得比动物更为鲜明、突出,从比猩猩智商略高的儿童身上,常可发现贪生畏死天性的流露:当大人吓唬:“不听话就打死你!”“掉下去会摔死的!”儿童会表现出极大恐怖。心理学家发现:3~6岁的小孩经常畏惧自己在未来的死亡。到了自我意识成熟,理性便会不可避免地投入到死亡现实的思考,从他人的死联想到自己将来的死,由死而思索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人类大概在其成长的少年时代,便发现了自身存在的悖论和根本矛盾:人既是具有可超越自然的理性和创造能力的小小神祇,又是无可奈何地属于自然的有血肉之躯的生灵,几十年生命匆匆结束后,一具臭尸终归会变成蛆虫口中食。正如贝克尔《反抗死亡》一书中所说:

人的确是分裂的:他知道自己天生丽质,在自然界出类拔萃,然而迟早总要回归几英尺的地下,在黑暗中默默无声地腐烂和永远地消失。处于这样的困境而又不得不在这种困境中生存下去是可怕的。[①]

还有,人虽然具有认识万物的智慧,却无力认识自身生死的底蕴,不知生从何来,死向何去。自己何时死亡,死后如何,对谁也是个黑谜。在这一点上,人甚至连能预感自己死期的大象、狗等动物也不及。这无疑是对人这个智慧生物的无情嘲弄。

古今中外的一代代人,从平头百姓、野老村夫,到叱咤风云的英雄、不可一世的皇帝,从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到深沉敏睿的哲人智士,当面对人生短暂、谁也不免一死的现实时,无不感叹嘘唏,形之于色,发之于声。感叹人生苦短、百年如梦,是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最常见的永恒主题。“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卧龙跃马终黄土”“死去元知万事空”,此类诗句,传诵千古,引起多少人心弦的共振。就连孔老夫子那样积极用世、不语怪力乱神的“至圣先师”,当面对流逝不返的河水而联想到死亡现实时,也不免感叹:“逝者如斯夫!”就连曹操那样的乱世英雄,也留下了感叹死亡悲剧的不朽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古今中外的不少哲人,都曾指出:死亡恐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永恒的、基本的焦虑,它永远盘踞在人们的精神活动中。美国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称死亡为潜伏在人各种幸福、欢乐的虚饰之后的“深藏的蛀虫”,所有的人,无论他承认与否,都必然对这“深藏的蛀虫”怀有直觉。从面对危险时的不安全感,到怕死、怕尸体、怕墓地、怕鬼的心理,每个人不难体察自己无意识深处盘踞着的对死亡的本能性畏惧。

然而,人类终归是具有理智、有能力对抗自然压迫的小小神祇,大概从初民开始思考死亡问题起,人们就开始了对不乐意接受的死亡现实的抗争。制造出一种肉体虽死而灵魂不死之说来安慰自己,便成为认识能力和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低下,无法用其他现实途径抵御死亡威胁的原始人抵抗死亡的有效手段。后来,随人类生产力、认识能力的逐渐提高,发明了多种多样反抗死亡的手段,诸如:永生于天国的宗教信仰,立功立德立言的不朽、留名于身后的不朽、精神不朽,长生不死的追求、自然主义的达观生死态度、享乐主义的逃避策略、动物性的家族绵延,乃至当代流行的“潇洒走一回”等,方法虽然各异,反抗死亡威胁的实质是一。西方一些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其实质都是为逃避死亡的宿命,都是用以战胜死亡威胁的抗争或无意识的“移情”手段。从某种角度来看,这话讲得不无道理。

2、恋亲感情和同类相怜眷恋血亲,同类相怜,是较高等的动物也具有的天性。笔者曾记得幼时家中一头耕牛死了,在剥皮割肉时,其伙伴在牛栏中悲鸣不已,泪涌眼眶。在新疆农场接受“再教育”时,曾几度见宰杀淘汰牛时,全场牛群皆悲鸣终日。据农民讲,那是因为它们嗅到同类被杀的血腥味而悲伤。意识和情感高出动物界一层,被称为社会动物、智慧动物、感情动物的人类,恋亲和同类相怜之情,更为浓厚丰富。亲朋亡故,为人生最大的不幸和痛苦,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尤为苦中之苦,凡人值此,莫不哀恸悲啼,“有泪不轻弹”的铁肠男儿,遇此也难禁苦泪涟涟。诚如《佛说无常经》的偈子所说:

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观生死隔,云何不愁叹!

亲人和他人之死,极易触发自己亦将必死的考虑,对必死命运的抗拒精神,自然会产生死而不亡、灵魂永生的憧憬。据佛经载,佛祖释迦牟尼出家求道的契机之一,便是因少年时游观都城四门,于西门看到送葬人群,因而触发了自己亦将必死的思考,终于下决心探求战胜死亡之道。笔者记得自己少年时期开始对死亡问题的考虑,乃出于由邻人之死触发的对钟爱自己的祖母终将死去的忧虑,由此而联想到自己的必死,进而引向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这大概是常人普遍经过的思想历程吧。

3、特异现象的启示

一类与灵魂、死后续存有关的特异现象,如记忆前世、灵魂脱体、见鬼、交通鬼神、附体、濒死和死而复生的经验等,据近今心灵学的研究,是超越地域和文化形态而普遍存在的现象,古代各民族都有关于此类现象的传说和记载,说明这类现象不但今天有,在远古也曾有。而且,逻辑思维尚未发达的古人,其直觉能力和潜在特异功能大概要比今人发达,接触此类现象的机会要比今人多。在那交通鬼神的巫术盛行的社会里,这类现象的传播和加工,大概要比现代社会顺利得多,很容易口口相传,尽人皆知,助长灵魂不死观念的树立和流传。就此而言,先民们的灵魂不死观念,尚不可仅看作是出于抗拒死亡的需要而主观虚构,很可能有其特异体验的根据。

4、梦的启发

梦,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原始人产生灵魂观念的重要契机,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名言被广泛引证: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之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②]

在梦中,人们往往游历如常,碰到见过、未尝见过的人物境事,经受欢乐、痛苦、恐惧,如同醒时无异,而醒后却发现身体躺着未动。这自然会启发人思考身心关系,容易把身心二元化,设想身体中住有灵魂,做梦是灵魂离开肉体出去游历。灵魂既然可在生前离开肉体独自活动,那么肉体死后灵魂继续生存,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大概是原始人中较为普遍的思路,如云南的景颇族人,便普遍认为睡眠意味着灵魂离开肉体,梦是游离的灵魂之遭遇。有的原始民族忌讳突然叫醒熟睡的人,认为那样做会把他的灵魂吓跑,难以返回肉体。另外,梦见死去的亲人、熟人,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可能是亲人的灵魂来托梦,证明亲人虽死,灵魂犹存。这种情况在现代人中,尚相当多,笔者便多次碰到熟人述说这种梦境,询问是否是亲人的灵魂来托梦。在原始人中,这种情况当更为普遍。梦见亡故之人,他们肯定会确认是自己的灵魂会晤了亡故者的灵魂。

总之,灵魂不死的观念,在理性思维尚未成熟的原始人那里,是以深潜于人性深处的贪生畏死天性所决定的死亡焦虑为根本,受抗拒死亡意欲的驱动,在思考与灵魂、死亡有关的梦境和特异感知等经验时,必然得出的结论。

二、从原始人的灵魂观到人殉与厚葬

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灵魂”一词,原为希腊文ghost—soul和psyche、pneuma,及拉丁文anima的意译,其原初意义是“呼吸”“气息”,与古梵文中的“生气”(prana)相当。这意味着欧洲先民认为,人生命的本源和内在的主宰者是呼吸和气,并由此推想住在人身中的灵魂的本质是气息,质地为气状,虽然肉眼看不见,却有维持生命和精神活动的作用。

华夏先民很早便用阴阳观念解释人的生命现象,认为人是阴阳的结合体,阳为“魂”,其作用是“神”——虽然无形而却有奇妙不测的意识、精神作用;阴名“魄”,为生理性的肉体,或专指死人的尸体。《淮南子》有云:“魂是灵,魄是尸“。华夏先民所说的“魂”,大略相当于希腊文、拉丁文的“灵魂”。华夏先民也认为魂是气状或魂的质地为气,《礼记·郊特牲》即以“魂气”并用。

原始人普遍视灵魂为人生命之本,认为灵魂离体永不复归,便是生命的结束。古代华夏有人死后为之“唤魂”“招魂”的风俗,一方面用以表示生者想尽办法令亲属复活的心愿,一方面用特定方法检验亡者是否真死。据《故箫丧服要记》所述,古人在人死后树招魂幡,置于乾(阳)地,幡上书亡者姓名,“以魂识其名,寻名入于暗室,亦投之于魄”,希望亡魂看到自己的姓名,能找到放置尸体的暗室,复归肉体而复活。《淮南子》记述汉代丧葬仪礼说,人初死,亲属要用其生前常穿的衣服盖在尸身上,以衣招魂,亡魂看到熟识的衣服,便能返回肉体。亲属还用纩(轻软的丝织品)在尸体口鼻上试验,若魂归于魄,则“尸口纩动”,说明复活而有了鼻息,若口纩不动,则说明死亡已无可挽回,这叫作“属纩”,当源出远古,而直到晚近还在流传。中国民间还残留着大概是上古遗留下来的“叫魂”风俗,小孩受惊或因某种疾病导致神志不清,恍惚痴迷,便认为是“掉了魂”,家长便会四处呼喊其名字,以期叫回游弋不归的灵魂。笔者小时候还经常看到此类情景。

各民族的原始灵魂观念形形色色。澳大利亚中部的各原始部族都认为人身中有许多灵魂。北美的原始民族希达查人、达科人,英属哥伦比亚人等,认为人的灵魂由四个合成。俄国的亚库梯人,中国的彝族、瑶族、赫哲族、阿昌族等,都认为人有三个灵魂,汉族先祖也有“三魂”说。荷马史诗中说人的灵魂可经过伤口离身而去,为古希腊先民的灵魂观。澳大利亚土人则认为灵魂的出入口是鼻或口。中国云南佤族人认为人初生时灵魂尚未附体,游荡于山林中,婴儿出生后一两天内,父母要为婴儿“叫魂”。不少原始民族,如西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未开化的喀里多尼亚人和斐济人,从自身有灵魂导出万物有灵论,认为峡谷、山峦、海洋、动植物体中,都栖息有灵魂。从这种观念产生的自然崇拜和驱赶附体灵魂以治病的巫术,是原始人中普遍存在的宗教信仰。

原始人普遍相信,人死后住在肉体中的灵魂仍然存在。中国仰韶文化墓葬中,死者绝大多数头向西方,马家窑文化氏族墓葬中,则尸体大多数头朝东、面向北。这种葬仪可能表示,当时人认为这样做会帮助死者的灵魂返回传说中的老家,或去往另一理想世界。西安半坡村出土文物发现,在距今6、7千年前,人们以粟为殉葬品,大汶口古墓中的殉葬品有工具、猪头、骨等,古埃及人以黄金、食物陪葬,这说明当时人认为死者的灵魂需要继续享用食物乃至进行劳动。北美希达查人相信人的四个灵魂在死亡时一个跟一个渐次离开身体,在体外再合为一个而永存;达科人则认为四个灵魂中只有一个与肉体同死,有两个在死后还留在身体里或身体附近。中国东北的鄂温克人相信人死灵魂不灭,要将死者生前的用具随葬,以供他(她)的灵魂取用,并宰杀一二只马鹿,将鹿头置于祭棚上,头朝西,以表示死者的灵魂将乘着驯鹿奔赴更为美好的世界。[③]

既然亡者灵魂不死,则很容易联想到家族和部族祖先的灵魂会保佑其后代,祖先崇拜和祭祖习俗,于是便在原始人中普遍流行。华夏民族的先祖,尤重祭拜祖先,最初主要是崇拜祭祀部落、氏族的领袖、英雄人物的亡魂,《礼记·祭法》说:

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

《礼记·五帝德》说黄帝之孙颛顼“依鬼神以制义”“誓诚以祭祀”,帝喾“明鬼神而敬事之”。谓从大舜以来,华夏原始社会的首领都把祭祀鬼神作为头等大事,所祭鬼神,主要是部族领袖黄帝、帝喾、颛顼、尧、鲧、禹等祖先。古希腊人和有些未开化民族,相信祖先的遗骸是联系其亡灵的纽带,有保存、供奉祖先头骨、肩胛骨的风俗。也有些原始部族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危害作祟,因而在埋葬尸体时要将其口鼻堵塞,以防备其灵魂从口鼻中出来为害活人。

关于死后灵魂的去向和归宿,在原始社会早期,大概多是模糊地认为去了一个美满幸福的所在,这当然出自人们对幸福生活、安稳归宿的憧憬。到氏族公社出现以后,各民族中普遍出现死后灵魂归于冥府、阴间之说,多认为亡魂在冥府的境遇,取决于其生前的作为,公社首领、为本氏族战死的英雄之灵魂,进入幸福的天堂或光明的世界,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对古希腊人的冥府说有生动的描述,谓人死时,其灵魂随死者吐出的最后一口气,从口中或伤口脱出,飘忽不定,下赴阴间:

凡人一到命归阴,

便尔飘忽无一形,

都只为骨肉都经火焚尽,

单剩得阴魂缥缈如在梦中行。

好不凄惶孤苦!古希腊史诗《奥德赛》说死者入土后,聚集到名为哈德斯的黄泉国,不再回到生的世界。古希腊人还相信亡魂在冥府的境遇,系之于对其遗体的仪规之奉行,形成了极重丧葬的风俗。华夏先祖概多相信人死后“魂气归于天”(《礼记·郊特牲》),魄归于土,至今民间尚广泛遗存有死者灵魂住在其墓中的观念,形成扫墓祭祖的习俗。极度伤心、无处可诉时,往往有人跑到已故父母或亡夫亡妻的坟上去哭诉。后来又形成魂归太山(泰山)、丰都的信仰,太山、丰都,亦即冥府、阴间。张华《博物志》谓泰山为天帝之孙,主召人魂魄,知人生命之长短。欧洲先民或认为冥府在爱尔兰瑞克湾土马岛(Tuma)的石穴中。爱斯基摩人还相信:灵魂不仅迁居于冥府,还可在一定时期投胎再生于人中,通常是生在自己家族中,成为其孙辈。

到了奴隶社会,灵魂不死的观念由祭司掌管的人为宗教规范化,成为社会的法定统治思想。这种思想与奴隶占有制度结合,普遍产生出奢侈的厚葬和残酷的人殉、人葬等现象。在祭祀神明的仪典中,奴隶主将视同牲畜的奴隶作为祭品杀戮,是世界各地的奴隶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习俗,甚至在奴隶社会以后还有残留。相信死后可带走生前财富或灵魂长住冢墓中的奴隶主们,死后竭尽全力厚葬,随葬器物从生活用品到奢侈品,无所不有,其实际价值大概只在留与后人作考古发掘,用以考察历史,揭露奴隶社会的不合理。古埃及奴隶主生前便动用数十万奴隶为自己营造墓室——金字塔,其规模之大,技术之精,足令现代人叹为观止。杀死奴隶以殉葬,更是惨无人道。据发掘统计,中国殷商墓葬中殉葬者的人数,达一万以上。春秋时齐景公以六百匹马殉葬。《墨子·节丧篇》说: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尽管《诗经·黄鸟》早就表达了时人对秦穆公以“三良”殉葬之不满,但直到金代,女真族统治者中还流行以奴婢殉葬的陋俗。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以46名嫔妃宫女殉葬。至于天子贵族、达官富豪的厚葬,直到晚近,还在中国社会普遍流行。厚葬,自然会产生出一种专门发掘随葬贵重物品的揭墓贼。

灵魂不死的观念,被一批职业的祭司哲人进一步深化、复杂化、体系化,成为现行各大宗教神学思想的重要渊源。大约六千年至三千五百年前,古埃及人的灵魂不死说便已相当系统,集中表述于世界上最早的死亡问题专著——写于法老棺盖上的《死者的书》中。该书描述:人死后,灵魂经长途跋涉,依次越过沙漠、恶灵、恶魔、巨蛇、毒虫、恶神塞特的阻隔,到达遥远的西方,渡过“三途之川”,被带入审判广场,由墓地之神带到地狱之王阿笠雪斯和智慧的猿首神石斯面前,接受审判,在正义之秤上称量,按其生前行为之善恶而行奖惩,平衡者被送入乐园,与生前一样狩猎、战斗,等待复活之日来临;比“正义之羽”轻或重者被怪兽吞吃,并被永远打入“无明之暗”。书中所列将死者送往另一世界的规则,多达190条。古犹太人也信仰行善者死后灵魂升天,作恶者灵魂入地狱受永罚,这种观念在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全书》中有简略的表述。轮回转世,一直是犹太教的基本信仰。在古印度和古希腊,则产生出了颇为明晰的轮回再生观念。

三、古希腊罗马先哲的灵魂与轮回观

古希腊、罗马奴隶们的生产品,给一批文化人提供了专事沉思玄想的食粮,培育出了一批力图用逻辑思辨解释世界的哲人。他们出现于人类文化舞台的时代,大约与东方的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庄子等相前后。和东方圣哲一样,西方哲人们对精神修养也予以极大关注。早在苏格拉底出世一百多年前,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泰勒士(Thales,约公元前585年),就留下了“认识自己”的道德格言,刻在科林斯湾北岸德尔菲镇的神庙里。以后出现的各派哲人,几乎都有探讨灵魂问题的言论,其中以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灵魂与轮回说,最为引人注目。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约公元前500年)以精于哲学、数学和音律名世,他所创立的学派,兼具哲学团体、科学家团体和宗教团体的性质。毕达哥拉斯是希腊古哲中第一个倡说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的人,其灵魂不死说,源出于他所受学的埃及祭司秘传及希腊本土的秘传宗教“俄尔甫斯教”,这一宗教据传以半神半人的俄尔甫斯之箴言、歌曲为教义,宣扬人死后灵魂按生前的善恶接受报应,并转生为人和其他生物。毕达哥拉斯把埃及和本土的灵魂不死说结合起来,形成颇为清晰的灵魂学说。毕达哥拉斯及其后学认为:灵魂与肉体的结合是一个悲剧,肉体是灵魂的囚笼和桎梏,使灵魂不得自由自在,更不幸的,是在肉体死后,灵魂还得受命运的支配,重新寄居于另一个新肉体中再受囚禁折磨,这种过程永远没有完结。

在毕达哥拉斯之前,希腊先哲们就从万物由一个物质性本原产生、构成,又复归于本原的哲学观出发,论述了灵魂的构成、存在形式和本质。如以万物本原为水的泰勒士,认为灵魂也是由水构成的某种能引起运动能力的东西;其后学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前546年)及其徒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6—约公元前526年),认为灵魂是由世界本原“气”所派生、构成,为决定生命的原则。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约公元前480~470年之间),认为灵魂是一种从湿气里蒸发出来的火性物质,弥漫、渗透于全身,无边界,具有思想、感觉等功能,甚至有认识“道”(“逻各斯”)的智慧,其名言曰:“道为灵魂所固有的,是增长着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观,比这些哲学家的灵魂说都要系统详悉。以数为世界本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灵魂产生的程序为:从“一”产生“二”及其他数,由数生点,点生面,面生体,体生火、水、土、气四大元素,四大元素结合生太阳、月亮及万物,灵魂由从日、月中分离出来的热、冷两种元素组成,分表象、生气(生命精气或生元)、心灵三个部分,动物只有表[1] 象与生气,唯人类具足三者。生气在人身居之于心,表象与心灵居之于脑。毕达哥拉斯的后学菲罗劳斯发展出三魂说,认为灵魂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生长灵魂,位于脐部;第二部分动物灵魂,位于心脏;第三部分理性灵魂,位于脑中,为人类所独具,有思想的功能。据第尔根尼·拉尔修的记载,毕达哥拉斯认为死后犹存并能转生的,只是灵魂中的心灵或理性部分。

西方先哲的灵魂观于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时代,臻于成熟。苏格拉底鉴于他以前的西方哲人过于注重外在自然界而忽略掉对内在灵魂的认识,将泰勒士“认识你自己”的名言解释为“关心和改善自己的灵魂”,将西方哲学导向对认识自身心灵的关注,起了转折性的历史作用。苏格拉底继承巴门尼德“一”的哲学范畴,对灵魂的结构、本质、作用首次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论证。他认为:灵魂因为是单一的本原,所以不朽、不可分解、永恒不灭、无形无影,为自动、自由者、运动的本始。“一切无灵魂的物体由外力而动,但有灵魂者则自己动,因为这是灵魂的本性“。[④] 灵魂中居住着心灵或理智(Nous),各人的灵魂有高低等差,肉体欲望太重者灵魂低级,反之则高级,哲学家的灵魂超越了感性世界,摆脱了肉欲束缚,直接面对真理,故而最为高级、纯洁。苏格拉底把身体和灵魂二元化,贬肉体为被动、受支配的东西,以牺牲肉体欲望为灵魂达到自由解脱的要道。他对死亡问题予以极大关注,认为帮助人们学习死亡是哲学的要务,其哲学带有类似东方佛、道等的宗教禁欲主义色彩。

柏拉图沿苏格拉底开辟的路径,进一步深掘灵魂底蕴,被誉为对心灵结构提出有系统说明的第一人。他分灵魂为理性、激情、欲望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位于脑、胸、腹,三部分常处于斗争倾轧中,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和谐。灵魂虽然是第一性的存在,本与神理念同族,先于形体,然又与肉体结合,只有其中的理智部分是超越肉体而光明独耀的。柏拉图从其二元论出发,认为人的认识,尤其是对理念的认识,是灵魂对先天所具内容的回忆过程,其《斐多》篇说:

灵魂在取得人形之前,就早已在肉体以外存在着,并且具有着知识。

灵魂中有好的成分与坏的成分的对立,若教养不良,交友不善,不努力进行道德修养,而“当自己的奴仆”,灵魂便会被坏的部分所控制,使人成为卑劣小人。柏拉图号召人们“当自己的主人”,发挥灵魂中好的部分即理智的作用,节制人欲,获得道德的圆成及灵魂的解脱。其说与东方释、道、儒、墨之学,甚多相通相近。

柏拉图明确宣扬身死而灵魂不灭,受审于冥府,随生前行为之善恶,或升天堂,或堕地狱,或转生于人和动物中。在《理想国》第十卷,柏拉图根据古希腊秘密宗教和毕达哥拉斯等人的说法,通过战士爱尔之口,讲述了死后灵魂接受冥府审判及再生的详情:爱尔战死沙场,十日后,尸体尚完好如生,家人舁回埋葬,尸体竟然复活,详述其在另一世界之经历。谓其灵魂离身后,飘游至一处,见地有二孔,其上天空亦有二孔,中设审判席,亡魂们经过其间,逐一接受审判,判官手持生死善恶簿籍,据其生前行为之善恶分判,在其背上贴上善或恶的标记,行善者上升右孔而升天,作恶者下坠左孔而入地狱。又说希腊战死诸英魂各自拈阄,以选择再生之体,大抵皆依生前之好恶而托生,或为人,或为禽兽。如生前为妇人所害,对妇人深怀怨恨的沃沸斯,其魂不愿再入妇人之腹,宁愿再生为自由翱翔的鸿雁;生前受苦多端的哀克孟拉,也不愿再生为人,择夜莺之体而去;羡慕体育家的阿塔兰达,则自愿生作体育家;滑稽家算雪脱斯的灵魂,托生为一只猴子;沃笛塞斯的灵魂因回忆起生前的辛劳,觅得一无忧无虑的闲人为体;而鸿雁等鸟类之魂,则多渴望转生为人。《理想国》中还有类似佛教的因果报应说:

人在世间犯有一罪者,死后当受十倍的惩罚;在世时公道而勇敢者,死后每一项也都受十倍的酬报。

在《斐多》篇中,柏拉图对死后的情景也有描述,说死者灵魂先随司命神引导至审判处受审,生前无善无恶者则自觅舟船赴悲湖,洗涤生前浊恶;生前罪大恶极如屡屡杀人、渎神者,则被驱入地狱受罪,永不复出;罪恶较小且有悔改之心者,先驱入地狱受罪一年,刑满后随波涌出,杀人者取道悲河,弑父母者取道火河,流赴悲湖,大声哀呼,乞怜于生前所得罪之人,得到原谅宽宥后,方许入湖洗罪。生前品行高洁者,则脱尘世束缚,如囚出狱,上升至洁净处而居之;生前为哲学家者,则从此抛脱肉体,赴不可形容的绝妙之域。柏拉图以此规劝人们摄制自心,注重道德、精神生活,超脱物欲诱惑,追求智慧与真理,俾使心灵坦露其本有的克制、公正、勇敢、自由、真诚,欣然以待来世的永恒幸福。这是西方思想史上最为完整的、将伦理教化和哲学结合为一体的生死轮回说,堪与婆罗门教、佛教等宗教的生死轮回说比较参照。柏拉图承认:他曾部分地借鉴过东方的神秘主义宗教。

西方接收基督教后,轮回作为基督教思想曾一度流行,《新约》中提到了轮回观念,早期基督教尤其诺斯替教派的许多神父相信有前生后世,但这一观念于公元325年被罗马康斯坦丁大帝及其母海伦娜下令从《新约》中删除,553年,康斯坦丁堡的第二次会议宣布轮回转世为异端邪说。12世纪时,意大利和法国的一些基督教徒还因为相信轮回说而遭残酷处置。

四、古印度的自我与轮回说

轮回说的最早出产地,是印度次大陆。考古发掘发现,早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有了高于雅利安文化的高度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白种雅利安人从中亚入主印度,将其本有文化与原印度土著民族文化结合,形成宗教气息甚为浓厚的古婆罗门文化。婆罗门文化的结晶品《吠陀》,主题是膜拜祈祷被认为主宰自然界的诸神祇,只有其中之一《梨俱吠陀》中,有关于人死后灵魂去处的话,如《葬送歌》说人死“眼睛归于太阳,生气归于风”,祈祷火神阿耆尼将死人的“阿伽”(aja,不生者、永恒者)或末那(manas意根)运送到善行者的天国——阎摩境内。约公元前一千年左右集成的《梵书》中,具体言及人死后将赴“天道”和“祖道”及地狱,说行善者死后进入绝对不死之梵界(prahman—loka),宇宙原人与有情小宇宙之自我(阿特曼)对应,提出“再死”(purarmrtyu)、果报,再生再死,仅有一次。

在更晚些出现的《奥义书》《薄伽梵歌》中,自我及业、轮回的思想渐趋明朗、成熟,具有了哲学的论证,成为佛陀出世时代印度民间普遍流行的信仰。对人生的反省,对解脱生死轮回的追求,成为那个时代印度哲人思索的中心问题,由此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宗教学说,形成各种“沙门”(Samana)修道集团争奇斗艳的热闹场面。

据早期《奥义书》和《薄伽梵歌》说,人和一切有情识的众生,在肉体死亡后,“语言归于火,气归于风,眼归于月,耳归于方,身归于地,魂归于空,毛归于草,发归于木,精血归于水”,灵魂则受其生前所作必然引起后果的善恶言行——“业”的支配,往三等去处,称“三道”:若生前行善,按婆罗门教规修行,敬奉神明,修习智慧、知识、苦行和瑜伽,死后上升天界或梵界、真如界(satyaloka),永不复返,称“天道”;若生前只是按《吠陀》的一般规定生活,行善不作恶,死后先入月宫享乐,然后再生于人中,为印度四种姓中的前三种人,名“祖道”;若生前作恶,死后入地狱受罚,之后生为四种姓中最低贱的“旃陀罗”或动物、植物。前二道称善道,第三道称恶道。如《布列哈特奥义书》所言:

依照一个人的动作和言行,他成为这,成为那,因此他的来生是:一个善业的人成为善,一个恶业的人成为恶。由净行而得净,由黑行而得黑。

《歌者奥义书》谓“行善者成善,或投生为婆罗门,或投生为刹帝利,或投生为吠舍;行恶者成恶,或投生为猪狗,或投生为贱民。”

生命从植物、昆虫、爬虫、飞禽、走兽到人类、半神人,凡有840万种。按出生的方式,生命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凭借湿气而生)、芽生(植物)四类,称“四生”;其生存的环境分“三界”:天神所居的天界、飞禽所游的空界、人畜等所居的地界。又分为可乐、不可乐、苦乐杂糅“三途”。众生被自己所造的业力牵制,在三道、四生、三途中无休无止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得终结休息,就像车轮转动不停,称为“轮回”,汉语佛典中亦译为“轮转”“流转”,即如车轮转动之义。轮回的梵语samsara(英文Transmigration),为一阳性抽象名词,在《梨俱吠陀》早期表示流逝、流动,晚期有了宗教意味,或译为“生死,再生与再死”“生死、死生、生生死死”。《薄伽梵歌》中说:

上而至于诸天,诸界皆有轮回。

《布列哈特奥义书》将众生的生死轮回比喻为一条尺蠖虫爬到一片叶子的末梢后,又迁移向另一片叶子。《薄伽梵歌》则比喻为一个人抛弃旧衣服,又换上新衣。

是谁在舍故取新、舍此取彼,不停地迁移住处、更换衣服,从这个身体出来又进入那个身体,作轮回中的主体和承受者呢?《奥义书》和《薄伽梵歌》回答:是阿特曼(Atman),即自我,佛典中汉译为“我”,其原意为“生气”,引申为自在者、自作主宰者,指人的自我意识或意识的主体、心灵的内核,近于柏拉图、基督教等所说灵魂。自我,被认为是生死轮回中的不生不死、不变不灭者,如《薄伽梵歌》所说:

彼未尝或生,彼未尝灭,未为已是今,或又将是非是,未生,常存,永恒,而太始兮,身虽戮兮彼不毁。

歌中的“彼”,即指阿特曼,此物为从来本有的第一性存在,永恒不灭,不可能被杀死,不可能被水所溺、火所焚,“恒常、遍满、无变、弗动”,居于众生身内,为真正的性灵、自性,比希腊先哲们所说的灵魂更带玄学气。吠檀多哲学认为自我与宇宙理性或宇宙灵魂——大梵(Bhrahman),本是一体,谓之“梵我一如”。《歌者奥义书》重复三遍之圣句“我即彼(tat tvamasi)”,意谓“我即是梵”,精炼地表达了梵我一如之义。自我本来超越生死轮回,众生之所以受生死轮回之苦,只是因为被愚昧(无明)和物质欲望所蒙蔽,不识自身中有不死的主人翁自我,不知此自我与大梵同一,若按婆罗门教的奥义修行,控制物欲,以苦行、瑜伽调制自心,向内认识自我,便可永断生死轮回,超出三道四生,死后进入解脱、极乐的永恒境界,这种境界称“涅槃”(Nirvana),是当时印度多种宗教共同追求的人生究竟归宿。《广林奥义书》称“认识梵者,直升天界,达到解脱”。《薄伽梵歌》有云:

唯独归于“我”兮,则无有再来!

关于“我”的性质,前后所出各种《奥义书》有不同的描述:或说自我由认识、意识、生气、视觉、地、水、风、空、光与非光、欲与非欲、怒与非怒、法与非法及其他一切组合而成(《布列哈特奥义书》);或说自我之相“如黄衣,如白羊皮,如赤甲虫,如火焰,如白莲花,如电光突闪”(《大林间奥义书》);或说自我“以想而成,以生气为身,以光明为形,以真理为念虑”,其小,小于谷颗麦粒芥子,其大,则大于地、大于空、大于天、大于世界(《唱赞奥义书》);或说灵魂为一点大小的万分之一,居于心脏,最初来自神,如火花来自火,一旦明白灵魂的存在,便能立即明白神的存在,神的灵魂遍于一切,生物的灵魂只局限于一处,其由心意、智性、假我组成的身体,掩盖了真我;或说人由外自我(身体)、内自我(意识)、超上自我(不变不动的神我)三部分组成(《自我奥义书》);或分自我为“五藏”:食味所成我(外皮)、生气所成我(内气)、意所成我(意识)、识所成我(意识的根本)、欢喜所成我(“妙乐我”)五个层次,其中只有最内核的欢喜所成我为真正自我、轮回主体。据佛典中对计我说的批判,五藏中前三重我,见于《梵书》,后二重我,是《奥义书》所发挥。

佛教、耆那教等多家反婆罗门教传统的沙门集团,和在佛教前后出现的婆罗门教各学派,多数都是在婆罗门教生死轮回说的基础上改造发挥,建立自家的生死观及超出轮回趋向涅槃之道。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编辑 志斌的头像编辑 志斌
上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7:07
下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7:4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