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71窟初唐壁画阿弥陀经变:思维菩萨,定神静思之美

来源:古德客栈  禅林网  时间:2022-10-12

图片

《阿弥陀经》也称《小无量寿经》,姚秦(公元384~417年)鸠摩罗什所译。本经的内容是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给舍利弗等众弟子讲解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景象和阿弥陀佛的无限功德,只要发愿皈依佛法,念念不忘阿弥陀佛的名号,死后即可去极乐世界生活。

由于该经详细地讲述了大乘佛教关于彼岸世界的观点,加之文句通俗,篇幅不长,容易背诵,修行方法简便,所以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也是净土宗信仰者每天必读的功课。阿弥陀经变、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变,统称为“西方净土变”,敦煌莫高窟共保存215铺,其绘制数量可谓是盛况空前。莫高窟初唐第71窟北壁西方净土变,便是其中的代表画作,通过《观无量寿经》的记载,绘制了“树上生宝楼阁”、“不鼓自鸣”、“九品往生”等内容。

图片

中央主体画面,平台上,正中为阿弥陀佛于树下讲法,四周疏疏落落地分布着八位坐于琉璃地面之上的菩萨,姿态各异:或胡跪持花,或合十盘坐,或盘腿支腮沉思,或看着自己的手印出神。绘画线条疏密有致、稳健有力,色彩浓淡变化艳而不俗,把这些人物的精神气质清晰刻画而出,也体现了净土世界的自由、闲暇、舒适。虽然这幅壁画曾被熏黑,但在上世纪70年代,通过敦煌研究院的保护专家们精心修复,使其唐时的状态得以还原。

其中右侧上部两位菩萨的姿态较为相近,被称为“思惟菩萨”。

图片

这一平台上主尊佛周围席地而坐的几位思惟菩萨:思维菩萨:位于主尊佛身边右侧的两位思惟菩萨,被认为是敦煌石窟里最美、最经典的菩萨之一。

图片

第71窟壁画《西方净土变》中的两位思惟菩萨,位于阿弥陀佛座侧(壁画右半部分)。较上面一位思惟菩萨,头戴宝冠,梳高髻,黑发分披双肩,交脚趺坐于伏瓣莲上,身姿扭向一边,右手打着手印,眼望自己的手印,默默出神。

图片

较下面一位思惟菩萨,宝蓝色长发,面容姣好,姿态自然,左手叉腰,右肘依托在右膝上,右手支颐沉思,表现出内心澄静与外表宁谧的完美统一。菩萨千年不变的微笑,正是对煌煌大唐的赞叹。这几位菩萨,身上都有很多装饰,头顶上都梳着高高的发髻,上面有宝冠;面相丰满圆润、曲眉秀眼、鼻梁高挺、朱唇微闭,每一位的神情姿态都不一样。上半身基本上是半裸,斜披锦帔,腰缠腰带,手臂上搭着透体的薄纱丝带。整个画面显得雍容华贵,体现出唐代当时以丰满为美的审美观念。右边最上面一位思维菩萨,交脚趺坐于伏瓣莲上,坐姿很随意。头戴宝冠,梳高髻,头发与其他三位的发色一样,是黑色的,分披双肩。面容姣好,身姿扭向一边,低着头,好像若有所思,又像在看右手手印,默默出神。

图片

菩萨在看着自己的右手手印,默默出神。可以看出,初唐壁画中的人物造型已经由早期的清秀、瘦削,渐渐演变为丰满、结实,体现出唐代健康、朝气蓬勃的精神气度。尽管嘴唇上还留着小胡须,但菩萨形态显然已摆脱“挺然丈夫之象”,体现出典型的女性菩萨形象。线描婉转、流畅,稳健而有力,注重主次、疏密、虚实、浓淡关系而富于变化;色彩上以绛色、绿色、肉粉色做晕染,艳丽而不俗。画中还善于表现透明的效果,突出薄衣轻纱。地面花砖表现的是佛经中所描述极乐世界“金绳为界”,此处界画很有立体感。

图片

右侧中间这位思惟菩萨,坐于莲花座上,面容姣好,宝蓝色的长发及肩,右手托腮,支颐沉思。左腿弯曲平放,左手很自然地放在膝盖上,右小腿立起;右肘撑在膝盖上,右手食指放在嘴边,显得很随意轻松。这位菩萨的面部显得非常清晰,披肩长发是蓝色的。这种蓝是用蓝色的青金石画出来的,就是把蓝宝石直接磨成粉末。青金石是经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入中国的,那时比黄金都要贵。这种颜料在莫高窟早期壁画里用得比较多,画出来的颜色经久不变,现在去洞窟看都像刚刚画出来的一样,保存得特别好。

图片

从这两身菩萨的外表宁谧上可以看出其内心澄净,他们通过一系列头、手的配合,如:支颐、托腮、抚膝、侧目等,把“思惟”这一心理活动,具象化的表现出来,并进一步诠释出了思惟所代表的各种形态,这样姿态的造像形式在佛教艺术中也被称为“思惟”像。

图片

佛教造像是最为直观的展现,在印度早于佛教造像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魔罗“思惟”。在犍陀罗佛教造像中,表达“思惟”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有佛陀、佛母、外道、菩萨等等。当佛教造像艺术流传到中国后,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程度的呈现了多种艺术造型。在敦煌莫高窟也不例外,从南北朝起就有了造像形式,到了唐代经变画中,绘画形式的思惟像更是多的不胜枚举,不过,有关“思惟”的形象,在唐代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相比较而言,“思惟菩萨”在佛教造像中数量不多,流行时间也并不长,但其艺术性却一向很引人瞩目。思惟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活动,呈现的是内心的自信与安宁,在西方美术同类题材中,也有很多关于思惟的形象,例如:罗丹的《思想者》、米开朗基罗的《先知耶利米》等等,但其表达情感的境界却是大为不同。反观佛教的思惟造像,则都表现出洗练圆熟,优雅内省的气质,强调了菩萨作为觉悟者的神性,体现出一种超越俗世的宁静与解脱,这也是中国文化幽静玄远的神韵所在。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编辑 志斌的头像编辑 志斌
上一篇 2022年10月12日 下午11:44
下一篇 2022年10月13日 上午12: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