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禅林网 时间: 2022-10-14
农历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出家,意思就是出红尘之家,出烦恼之家,入解脱之门。放下世俗一切,自利利他,走入清净修行的法门。所以出家的意义非凡,要出家,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印光法师曾经举出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做众生的人天导师。而观世音菩萨前世今生的故事正是如此,不胜枚举、感得人天,众生无不礼拜赞叹。感恩观世音菩萨为了普度众生圆成佛道,舍弃一切,成道修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寻声救苦。
犍陀罗观音菩萨半跏思惟像|灰色片岩|公元2-3世纪
石质,为头戴本特冠饰的刹帝利形象的菩萨像,左手持莲花,倚坐在莲花之上的藤椅中,右脚压在左腿膝上。藤椅两端雕刻的男女形象似代表布施者。这种半跏思惟菩萨像在犍陀罗较为少见。
观音菩萨头像|阿富汗或巴基斯坦,犍陀罗,晚贵霜时期|油漆粉刷的痕迹规格:45.70×35.50 cm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
这尊精美绝伦的四世纪晚贵霜时期的犍陀罗造像,被认定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头像。因为在发髻上部有莲花座残留的痕迹,此莲花座被认为是化佛阿弥陀佛的法座,由此克利夫兰美术馆的专家们判定此像为《观音菩萨头像》。
观音菩萨头像|6世纪浅黄色砂岩高25.28、宽15. 24、厚16. 1厘米|出自北方邦瓦拉纳西萨尔纳特现藏印度北方邦萨尔纳特考古博物馆
云冈石窟北魏石雕|交脚观音菩萨像|5世纪(公元480-490年间)|来自山西云冈石窟北魏石雕|像高 146.1 cm砂岩雕塑上色|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这尊交脚菩萨石雕像,制作年代为公元480-490年之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交脚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中有小化佛。面呈微笑,弯眉细目,直鼻小口,目微闭而含情,俯视着芸芸众生,似乎随时准备闻世间疾苦之声而前往救助。菩萨肩披披帛,下着贴体长裙,衣饰线纹流畅,手法简洁。右手似施无畏印(缺损),左手自然下垂抚膝,双腿交叉而坐。神情自若,姿态典雅端庄。整体比例精当匀称,舒展大气,给人以回味不尽的美感。
观音菩萨立像|北周(公元557—581年)|2004年西安市未央区岗家村出土|高266厘米,宽82厘米,底座高57厘米
菩萨跣足立于莲花台之上,形体丰硕,腹部鼓出。面相丰满秀美,双目微合,头戴华丽宝冠,冠前饰小化佛,宝缯下垂至肩,颈饰项圈,遍身装饰着美丽的璎珞,像丝带一般深垂至膝以下,非常华美。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响堂山石雕|北齐观音坐像
弗利尔美术馆藏|响堂山石雕|北齐观音坐像
北齊彩繪石雕|觀音菩薩像|北齐(550-577)像高419.1厘米含基座高449.6厘米|砂岩雕塑彩绘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展厅内,有一尊巨大的北齐彩绘石雕观音菩萨立像,像高竟达419.1厘米,在博物馆室内展出的如此高大的圆雕石像世所罕见。博物馆资料显示此像出自山西,不知是否来自云岗石窟。但从面部特征来看似乎有云冈石雕的特点。菩萨面形清秀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
青州博物馆藏|龙兴寺|北齐石雕观音立像
大理石雕加彩|双观世音像|北齐乾明元年(560年)50.8 cm
北齐,中国石雕艺术高峰时期之一,艺匠开始注重人体结构与美态,本品反映此时艺术发展成就,弥足珍贵。本碑刻画菩萨身躯圆腴丰润,线条起伏有致,衣袍飘逸,体现时人对追求自然之美,并象征雕塑式样从北魏的抽象风格递演。本品另一罕有之处在于碑上颜彩保存良好,透露古物原有风华。
吴子汉造石|双观音像|北齐太宁二年(562年)造高45厘米,宽26厘米|1954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故宫博物院藏
背屏双菩萨立像。菩萨头戴三叶宝珠冠,身体扁平,披帛在腹前穿璧交叉下垂绕到手臂外侧折了两下后下垂在莲座两侧。下着裙,系带下垂,赤足立于单瓣覆莲座上。菩萨姿势一致,右手胸前持莲蕾,左手腿侧持桃形物。二菩萨共用一个莲瓣状背屏,下为长方形素面基座。莲瓣和菩萨肩上残留红彩。基座两侧及背面阴刻铭文“太宁二年五月十五日,佛弟子吴子汉,为亡父造白玉像一躯,愿赐考与佛同会”。
观音菩萨立像|规格: 249 x 71 x 71 cm|中国北周或隋代石雕观音立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隋代观世音菩萨立像”是我国隋代佛教造像的巅峰之作。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注释:“圆雕造像,高249厘米,石灰岩。据传,此像1909年日人早崎梗吉出土于陕西西安古寺,今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菩萨跣足立,面形圆润,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详,腹部前鼓,体态趋向S型,然尚不具备典型一波三折造型的自然感觉,肌肉表现力亦不甚强。菩萨左手持四莲蓬,右手亦执莲蓬。冠饰化佛、葵饰与缨络,宝缯下垂。着裙,挎披帛,戴臂钏、胸饰,佩带,挂缨络。周身敷彩,绚丽辉煌。座为束腰仰覆莲式,方形底座四角刻立、卧雄狮。此执多莲蓬形式的观音极罕见,装饰繁缛、豪华,造型较优美,系隋菩萨像之佳品。”
隋代 白石雕刻|观世音菩萨残躯残|高45厘米|1983年西安市雁塔区隋正觉寺遗址出土
圆雕菩萨,左臂及下半身残缺,头梳高髻,戴三排联珠组成的华丽化佛冠。冠前正中和两侧雕刻“心”形饰片,饰片周围亦有联珠装饰,正中一片上雕刻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圆形顶光。
冠带顺双肩下垂。面形丰满圆润,曲眉细目,眉中加刻一道细阴线,鼻翼较宽,嘴角上翘,面带慈祥的微笑,具有少女般温柔羞涩的表情。颈部有两道蚕节纹,双耳戴环状耳,颈戴扁宽带形项圈,臂着钏,腕带镯,胸佩三条由大、小联珠组成的璎珞,其间饰有莲花,一条在胸前形成“W”形;一条自肩部下垂至腹前相交,相交处有一朵莲花;另一条自双肩垂直向下,璎珞颗粒粗大,有沉重感。上身半裸,斜披珞腋,腰以下着长裙,裙带在腹前打花结,肩搭帔帛,帛带在腹前横二道。右臂从肘部上举,手执柳枝。菩萨造型肌肉丰满,体魄健壮。
隋代|秦安县出土|像高132厘米
观音头戴四瓣花冠,冠正面饰阿弥陀佛像,以示将来继承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面形圆润,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详。袒上身、斜披络腋,颈佩宽边项圈,正中缀一宝石。左右肩头各饰三条披带。整个造像刻画细腻,手法洗练,神态自然。这种单体的观音造像在北周至隋代时期,成为中国佛教雕塑的一大特色,是件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隋代石雕|观世音菩萨立像
隋石灰石雕|觀音首像|高度:41.3 cm|苏富比拍品
本品觀音首像,雕工細膩,造型雍雅,集大成之作,足見當時佛雕之成熟,匠者工藝之卓絕。觀本像,面容慈寧,神態平和,貌趨自然,冠飾繁縟,具隋風,亦承前朝遺韻,盡顯佛顏莊嚴殊聖。隋代石雕造像甚為珍罕。可比一相類隋首像例,斷其源自山西,原为盧芹齋收藏。
长安光宅寺|十一面观音造像
这尊十一面观音造像是长安三年(703)由唐朝管理全国僧众事务的最高僧官-德感法师,领导大臣等为武则天皇帝建长安光宅寺七宝台时所造的佛像雕刻群中的一尊。这尊十一面观音菩萨造像并没有严格遵循经典所说,头上十一面,共有三种表情,而是一律在菩萨的头顶上出现十个面,由下而上共三层,各为五、四、一个面。这十个面都是菩萨面,表情并无分别,因而与印度十一面观音菩萨造像不同。观音菩萨面相端庄丰满,双耳垂肩,薄衣贴身,佩璎珞,珠宝饰品庄严全身,赤足立于束腰莲花宝座之上。观音菩萨左手上举持杨枝,右手自然下垂持净瓶。
唐代石雕十一面观音菩萨残像|规格:129.6x63.6x25.4cm|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观音菩萨的11面自下往上布局为1-6-3-1,十小面多呈忿怒相。观音菩萨面相圆润饱满,弯眉长目,发绺垂肩、双目微闭,神态安详,慈悲庄严。身佩耳珰、项圈、挂链及臂钏。整尊造像精美细腻、肌肤光洁柔润、服饰繁复华丽,实为唐代石雕之精品。这是一尊高深度浮雕的十一面观音菩萨像,从雕像背面痕迹可以看出,此像是从某一石窟的山岩上生硬剥离而来,博物馆未说明来自中国哪一石窟。
八世纪|唐代石雕观音立像|像高170.8 cm|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
这是一尊真人大小的唐代石雕观音菩萨立像,系采用圆雕、浅雕、镂空雕等技法,雕工精美,结构严谨,刀法老辣,特别是那薄薄的披帛飘带也雕刻的那样线条婉转、流畅飘逸,形象逼真。难以相信这竟是石雕像,几次确认博物馆资料,上面明确注明材质为石灰石。
菩萨头挽高髻,面颊丰润,细眉细目、双眼微垂,神态慈悲安详,别有一种睿智的和超脱的气质。上身袒露,佩项圈璎珞及挂链和手镯,飘逸的帔帛于身前下垂至膝下部。下身着贴体长裙,赤足立于莲座之上。丰满的身体和纤细的腰肢构成了优美的“S”形曲线,显现出婀娜多姿、庄重丰满的体态。其造型之优美、雕刻之细腻,实为唐代石雕之精品。
唐代观音立像|石灰岩|尺寸:246×86×108 cm|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
此像为唐代精美石雕造像。观音菩萨头绾高髻,髻上有化佛。斜披络腋,披帛呈波浪状垂于体侧。华美的项饰、璎珞及手镯等雕刻较浅。左手下垂持净瓶,右下臂毁损。下身著贴体长裙,双腿轮廓明显,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台之上。身躯直立挺拔、健硕丰美,衣饰繁复华丽,显示出盛唐时期造像优美的气势与结构。此像正面及两侧皆有阴刻铭文,唐代菩萨立像刻有铭文者十分罕见。
唐代|观音石坐像|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
倚坐观音菩萨像,观音头戴三珠宝冠,发辫四束披肩,璎珞粗大繁丽,内着裙(这种装束在唐代佛像雕刻技法上比较流行的),裙上细刻有各种花纹,以表华贵之美。观音坐于束腰高方座上,座下设莲花足踏,在双膝前雕刻出“U”形衣裙不让双足表现外露整体作风是唐宋时期的典型与广元皇泽寺大佛窟唐代造像相近,显示了南北造像风格的交流与融合,整体刻工刚健有力,体现了唐代刀工风格。
唐代|十一面六臂观音石立像|1976年荥阳大海寺旧址出土
膝以下残缺,残高1.71米。高发髻,面相丰满圆润,有白毫。发髻正面刻8个小头像,最上面的是高肉髻佛像头,其下7个作菩萨装束。左耳后刻凶相面,右耳后刻善相面。上身穿衫,饰项圈,戴臂钏、手镯,腰束长裙,挽结于腹前。肩雕六臂,其中两手合十于胸前,作说法相,两臂下垂于体侧。雕刻细致,肌肤丰满,体态严肃大方。
北宋石雕|水月观音造像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