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来源:双岩禅寺  时间:2017-06-09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双岩禅寺位于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通湾洋村,离福温高速公路下白石出口5公里。据《福建通史》记载,双岩禅寺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2年)禧宗帝所立,并下旨封立为“双岩禅寺”。自此,香火鼎盛,名僧辈出,是闽东八大名刹之一。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双岩古刹传说稀奇,风景独特,吸引不少历代文人墨客至此吟诗作赋。南宋状元王十朋(号梅溪,字龟龄)《寄双岩寺》诗:“崎岖九岭更双岩,遥望闽山未见三。来访神钟隐见处, 翠微深锁古精蓝。”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666年)王十朋《入长溪境》诗:“老矣倦游宦,入闽知山川。三山疑隔海,九岭类攒天。 插稻到山顶,栽松侵日边。长溪水无限,前更有清泉。”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至此亦不禁吟诗相赞:“五凤朝龙向双岩,西望闽川罕见山。遥闻禅钟隐现处,白云深处逸清香。”黄启仕《双岩寺步王梅溪韵》:“双逼岩古洞岩,招携探胜度春三,钟神隐借江川色,浓抹青恍出蓝。”等等。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双岩古刹是下白石镇考古文化存留最悠久的唯一古迹线脉,美景如画,有“韩湘子吹调”、“天龙坐殿”、“仙姑下凡(七仙池古迹)”、“五莲相会”、“五凤朝龙”等景点。高悬万丈的两大岩石自然形成双岩村一扇山门,顾得名双岩。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登上山门的“青山深坑鼻顶”(古代军事点火台)远眺宁德和福安沿海山脉是一望无际的山川河海,金晖奇观若似通往“西天佛国之境“。站立在”七仙池“可观东海,眺望白马门—— 闽王“白马三郎”出巡的古镇门,史称“三十重关锁”,随着海潮涨落自然关合,气势非凡,尤其在“四月八”季节到来之际,夜晚观井洋捕鱼的篝火像无数的流星穿梭于白马门,更为壮观。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走出莲花山,迎着东升的太阳俯瞰白马江,一幅幅“孔雀开屏”、“狮岩树色”、“彩蝶展翅”、“金龟戏水”、“鳌台钓月”、“白洲碧浪”等美景尽收眼界,漫步到白马江畔的六龙岗,东面彩霞衬托着一座“毛公山”(似毛泽东像的笔架峰)和北面闪烁的白马江在雾的簇拥中浮现出“海上浮砚”。

清末诗酒神仙伯琴特赋诗一首:

兰桨桂棹放中流,双岛如莲踞上游。

十里坞寻香世界,长溪屹认港咽喉。

渔歌破晓扁舟下,霞彩连天远望成。

我欲呼朋搜胜迹,披衣携酒上舵楼。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双岩禅寺的由来

相传双岩九岭是古时往南行北的“官路”,唐懿宗的宦官路径双岩,只见翠绿屏障,关锁精蓝,雾绕莲花,不见人烟。忽闻钟声磬耳,逐步寻声至夜深,借草就寝却见庵堂宇亭烛光明亮,钟磬声响,翌日晨醒,夜宿庵亭消然无影,尤觉奇哉,回朝上奏皇上,遂下旨封立“双岩禅寺”。这一典故有诗流传至今:“游遍双岩莲花山,只闻钟声不见庵,声声敲醒梦中人,闻声如至菩萨门”或“白石九岭到双岩,只见鸣钟不见庵,常听禅钟时时响,不见僧人出堂庵”。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双岩禅寺”神钟”传说

据《福安县志》记载唐广明年(公元879年)黄巢造反突入福建,取文殊院的禅钟烹牛肉,忽然“神钟”飞走,落入龙潭,潭渐塞,复飞落六屿江,每遇晦暝时分,随波出没,铿然有声,宋咸平年(公元1000年)众竟迎不动,唯双岩主持成道和尚——智旨祖师用锡杖将重几百斤的“神钟”单挑回双岩寺,一时双岩禅寺闻名闽浙江海,前往敬香日千余人。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双岩禅寺传说

据双岩吴氏老者述,“兵荒马乱年间,吴氏人家流离失所迷至双岩,那时双岩尚无村舍,猶借居双岩禅寺,有一晚吴氏梦见伽蓝菩萨相告指点:“你居寺多年,今后此非长住之所,务必早日登程另寻安舍,好为本寺施主。你等离寺往北行,至鸡啼牛嚷烛光处留步便是”。吴氏醒时感恩菩萨指点即辞别北行,果然听到鸡啼,故取地名“鸡角城”,再往北前走至牛栏里听到牛嚷声,不远处果见烛光村舍(蓬莱岭今大梨村),于是就此安居,取名“吴安里”。由此,吴氏许愿初一,十五应持双岩寺香灯,復派胞弟吴五弟再迁居双岩寺施供寺僧,至此,双岩一个自然村,由此形成。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双岩禅寺的考古遗迹

古刹一千一百四十年来漫长岁月沧桑随之历史变迁,现存留有宋朝王梅溪(王十朋字龟龄)提诗碑文墨迹,据推敲为六旬诗,行书体,详细诗文正待译释;古迹有“僧標石槽”、“唐宋兵马槽”约长3.5米,宽0.8米,“石槽”左旁刻文稀奇古怪,难以看懂,這些都是考研古文化的珍贵遗物,“文革”以来“双岩寺”古迹文物几经遭动,寺大门的“皇帝龙牌”和“壁画”已荡然无存。96年仅存一尊“平鹿祖师活佛像”被窃售往广东,以高价转售出境,2000年5月虽干警缪佛庆梦破奇案,但“活佛像”尚待追回。据老人说,这尊“活佛像”用木刻,其身、手、脚、眼睛均制作灵活,若按其膝盖,便会站起来自动展开双臂,睁开眼睛。它的存在将佐证我国古代研究制作机器人,可追溯到唐宋时,早已萌芽。它的丢失将给我国宗教文化文物带来一大损失。“双岩古刹”原址古迹淹没田间有待究掘考察研究。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保护闽东佛教稀有的宗教文化遗产,开发其文化旅游资源,是民心所向,以文化为背景,历史为依据的地方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更能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方丈简介

心静法师,名心静,字圣观,现任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双岩禅寺方丈,深圳弘法寺首座和尚。

法师是1952年生人,福建福安人氏,父母皆深信佛法,慈心于物,法师宿具善根,又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熏陶,亲近佛法。法师青年时期正值文革运动,社会动荡不安,深感人民缺乏信仰,世间苦难非常,于是萌发出家修行弘扬佛教化导愚迷之强烈心念。在那个年代,出家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想找一间寺院都很难,法师经多方打听,得知有一众僧侣在宁德支提山华严寺潜修,欣喜万分,决心前往。于是,在十九岁那年,法师辞别双亲,发大悲心,誓求佛道,广度有情,利益群生,只身前往宁德支提山华严寺寻师访道,终礼上妙下明法师剃度出家,自此,潜修数载。

1977年至1979年间,心静法师先后至闽侯雪峰寺,鼓山涌泉寺参学,并于1979年在雪峰寺受具足戒,而后遍访尊宿,支提山、鼓山、雪峰寺、南华寺、莆田广化寺、上海龙华寺等名山古刹,都留下了法师的足迹。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1982年,心静法师得知佛门高僧本焕长老在恢复丹霞山别传寺,欣然前往,亲近本焕老和尚,并协助老和尚修复别传寺,相处之余,法师深感老和尚的大智大悲,叹为罕有,决心依止,于是拜为恩师。心静法师常住于丹霞山6年多,先后曾任知客、监院等职,在寺院修复期间,不辞劳苦,尽心尽力打点常住上下一切所需,后来又随本焕长老至深圳兴建弘法寺,曾任监院和首座,至今仍为弘法寺首座和尚。

心静法师亲近本焕长老近三十年,深得法义,通达奥理,接人待物,皆以慈悲为本。法师谨尊长老的教诲,始终践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修行准则,高树法幢,弘法利生。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2004年至今,心静法师住持双岩禅寺这十余年来,一直在为这座千年古刹的重建而不辞辛劳,历经困苦,这才使得古刹今日得以显现此番规模。

2017年6月2日上午,在各界政府领导、海内外诸山长老、高僧大德及护法檀越和十方信众的共同见证下,举行了心静法师晋院升座大典,法会殊胜无比,海会云集、香云普盖、梵呗悠扬,四众欢喜,心静法师正式出任福安双岩禅寺方丈。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关于双岩禅寺的重建   

心静法师曾对弟子们讲,自己亲近恩师本焕长老期间,长老兴丛林十余座,并常对他说:“建庙就要建丛林,这样才能正法久住,利益众生。”

        法师离乡期间,一直惦念着希望能够重建双岩禅寺,再续香火,感慨这座曾经盛极一时的唐朝名刹没落至今,无人住持,实为叹息。2004年,因缘际会,心静法师住锡双岩,偕一众法师董理重建事宜,并得数位居士鼎力护法,重振山林,更有双岩村民舍地十亩,助为香灯。寺院重建,困难重重,心静法师不辞辛劳,不畏艰难,一切亲力亲为,甚至常常亲自到工地上指导施工。截至目前,寺内已落成三身宝殿、药师殿、法堂、藏经楼、禅堂、钟鼓楼、四合院斋堂、僧寮等华构之作,此皆归功于法师的大愿大行,与十方信众、护法居士的广大发心,乐善好施,捐建功德。如今,寺内虽已建成数座殿堂,但仍有诸多殿堂及设施尚未建成,仍待完善。

        双岩禅寺常住在此呼吁十方善信,为绍隆佛种、正法久住、利益众生,复兴双岩禅寺,普愿大众,同来道场,各尽己力,共同发心。阿弥陀佛!

走入唐朝千年古刹——双岩禅寺

福慧增长   六时吉祥  

寺院官方信息

客堂联系方式:   

座        机:0593-6865572     

悟觉法师:13685068895

净贤法师:18060362050 

地        址: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双岩禅寺 

邮        箱:fasys@sina.com

账户信息:

 账 户 名 :福安双岩寺 

 开 户 行 :农行福安市下白石支行

 账      号 :1320-5401040-003017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1)
编辑 志斌的头像编辑 志斌
上一篇 2022年12月3日 下午1:34
下一篇 2022年12月3日 下午11: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