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六祖寺修学中心 时间:2024-05-17

怎么恒顺众生呢?有四点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要没有偏执。如果你是以自我为中心,你就违背了随顺的内涵,就不是真正的恒顺众生,你内心还是有我执,那就不靠谱。
第二个原则就是要调伏自心的傲慢,对上要恭敬,对下要爱护,对平辈要友善,让一切众生都生欢喜,众生欢喜则是诸佛欢喜。常以大悲水浇灌一切众生的树根,则能成就诸佛菩萨的智慧花果,这个才是恒顺众生。
第三个,你要去恒顺众生,你还要了解众生,恒顺众生不是充当老好人。我们好多居士学佛学傻了,以为我们要恒顺众生,就是当老好人,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人家可以骑在他头上拉尿。这个样子叫学佛吗?这个样子你叫居士吗?我们佛教里面哪有这样子的蠢居士!这么不靠谱,不是这样子的。
恒顺众生是了解众生,恒顺众生的目的是开发众生的佛性。我一边帮自己开发,一边接引人家开发,这个是“恒顺众生”。所以要了解众生,不是当老好人,不是和稀泥,不是顺着众生的贪嗔痴,而是巧把尘劳为佛事,用种种的善巧方便,善知方便度众生。
人家本来是跟我说怎么可以发财,我就先告诉他怎么可以发财,渐渐地我就讲到开启他的内心智慧。哪怕你给他一百块、一千块、一万块,用完就没有了,对吧?但是你开启他的智慧,他自己会赚钱了,而且无穷无尽,这个才是“恒顺众生”。不然人家找你要一百块就给一百块,找你要一千块就给一千块,给完了呢?继续要。昨天给了一千块,今天只给一百块,他就不痛快,就骂你,这样子就不对,就不是“恒顺众生”。所以要善知方便度众生。
第四点原则是什么?恒顺众生是大悲心的体现,大悲心是开启智慧的源泉。我们的智慧从哪里来?你天天念“嗡 阿RA巴札那谛”然后就开智慧了?当然开。但是更快的方法就是大悲心,你去实践大悲心,在红尘中间去干活,透过你的盲点,透过你的烦恼,照亮你的心,这样子开智慧更快,所以“恒顺众生”是大悲心的体现。
—-节选自大愿法师《禅与财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