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佛教慧日 2024年11月21日
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认知、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道德价值。我们要想实现生命的升华,但实际上,我们却时时处于“漏”的状态。除了行为上,见地上的漏更不能忽略。
曾经有人问佛陀,
身业、口业、意业,
哪一个最重?
有人认为身业最重,光是杀、盗、淫这三个身业,就已经非常严重了;有的说口业重,舌头就像是一把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个行为可能时间长了就忘掉了,但有些话能在心里记一辈子。
最后,佛陀回答道:“意业为首,次口业,再次为身业。”
意业是很厉害的。意的恶业,岂是二百五十条戒、五百条戒或者一千条戒可以遮止的?出家人的行为规范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但烦恼有多少呢?有八万四千烦恼啊。八万四千哪能算得过来?
这些意业的遮止,都是靠师徒在平时聊天中,善知识愿意把自己的世界观分享出来,从而让弟子们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但这在这个世间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佛陀给我们开显了这个道理后,我们作为佛弟子,应当知道怎样才能既让自己出离,又让这个世界变得有道德。
那首先,是应该要将从三皇五帝到周文王、周武王再到孔夫子,这一条脉络传承下来的大道文明作为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国人是有大道文明的。我们生活在这片中华大地上,有幸能成为炎黄子孙,拥有三皇五帝这些祖先,这是最值得我们自豪的。除了自豪之外,作为佛弟子,我们还要选择一条大道之路,将这份令人自豪的文明延续下去。
玄奘大师说:“宁可向西一步死,不向东方一步活。”这实际上跟方位无关,而是跟渴求真理的心有关。我宁愿死在求取真理的路上,也不要活在一个守旧的、令人疑惑的、苟延残喘的假象里。
这个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才会有自豪感。
一句阿弥陀佛
就是无漏法
千百年来,社会不断演变,人心也在现实社会中摇摆不定。我们必须不断思维并明确自己要守护什么,要遮止什么,应当怎样做人。在这样的思维里,戒就产生了。
所以讲到细了,每个人的身、口、意要无漏,这就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的核心就是无漏。
只要是有漏的,都不是我们能皈依的。悟公上人讲,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不生不灭,就是涅槃,就是无漏法。念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念无漏。这一句佛号不仅念在嘴里,也要体现在我们的行为上。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