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满满”则“苦满满”,在生活中细品

来源:六祖寺修学中心 2025年06月18日

“心满满”则“苦满满”,在生活中细品

      佛陀有一句话,叫做“心满满则苦满满”,一定要记住,心如果很满的话,你的苦就会很满,你的痛苦就会很多。你的内心里有种种的见解,种种的知见,自己抱定认为这个才是正确的,这是法执。你学了很多东西,一直填满,填满你这个心,你还贡高我慢认为懂得很多,那么你一定会烦恼很多,一定会痛苦很多。

       心满满就苦满满,你的心充满了,那么你外在一定会痛苦充满,烦恼充满,为什么?你用一种执著,用你自己的知见去看这个世界,一定不会成就的。所以很多人学佛是南辕北辙,刚好走反了。我们讲一个公案好了。

  有一位南隐禅师禅法很高明,是一个开悟的大德。有一个大学教授,他执教几十年,他是博士生导师,他很喜欢禅,看了很多很多佛法的书。他就想去跟南隐禅师去辩论,他以为懂得很多禅了。

  到了以后南隐禅师不跟他讨论禅法,只是请坐。而那个教授就开始讲他对禅的认识,他对佛法的理解,讲了很多,滔滔不绝。

  南隐禅师一言不发,就给他泡茶,泡好茶以后拿一个茶杯放在教授面前,一直给他倒茶倒茶,这个茶杯很快倒满了。但是禅师仍然不停,一直还在倒还在倒,这个水已经溢出来了,一直流一直流。

  于是这个教授实在忍不住了说:“师父啊,水早就溢出来了,流满了,你怎么还继续倒啊?”这时候南隐禅师就开始启发他了,说你的心就像这杯水一样,它已经满了,我还能倒得进去吗?我倒进去它又流出来了,没有用的,对不对?

      所以修行就是如此,你不要执著于任何知见,不存一见名正见,不存一法是佛法。你执著于任何知见,它一定会障碍你,一定会让你烦恼的。所以你懂而不执著,明白而不执著,一旦起执著,就错掉了,所以修行要这样。

  有些人自以为是,他说,哦,这个公案我早就听过了,这个公案就是叫我们要谦虚。其实你心里面这么想的时候正是不谦虚,能够明白说什么吗?当你心里面想,这个公案我早就听过了,就是叫我们要谦虚。你心里面这么想的时候,表示你有一种知见,你用一种知见来判断来解读你听到的这个公案,你这个就是不谦虚了,就是心满满了,所以心满满就苦满满。

     无我的时候是真正的谦虚,内心不执著于任何知见的时候,是真正的谦虚。你那些所有的知见,都是大脑思惟而已,不是灵性生命思惟,灵性生命思惟是一切都不执著的。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三三两两的头像三三两两
上一篇 2025年6月18日 下午4:36
下一篇 2025年6月18日 下午4: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