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国化|春节普茶

来源:当阳玉泉寺  时间:2023-01-28

今天是癸卯农历正月初七。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农历春节已经进入尾声,大多数人开始告别亲友,陆续踏上返工返岗的路途。由于过去三年的特殊性,这几年的春节也显得尤为珍贵。今天小编也给大家回顾普及一下寺庙都有哪些春节特色习俗呢?

佛教中国化|春节普茶

不知道您是否在寺庙听过如下言语:

“……今天常住请大家吃普茶。吃普茶有个规矩:第一声引磬,请合掌;第二声引磬,请举杯;第三声引磬,请喝茶……”

没错,这就是中国特色佛教寺庙特有的年话会——普茶

佛教中国化|春节普茶

普茶,一指普洱茶,一指佛门“普茶”。这里主要讲佛门“普茶”。

佛门普茶由来已久,普茶是丛林中一项基本的集众喜庆活动。丛林里每逢春节,方丈和尚为慰劳大众的辛劳,会举行“普茶”仪式(如今日之茶会),请大众喝茶、吃点心、相互谈心。是佛教丛林每年固定的活动,长期以来一直广为流行。在年终的普茶会上,住持通常会对僧众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同时对大众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有时方丈和尚还会要求大众对丛林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特别是每年佛事节日、重大祈祷、住持升座等庆典,寺院常以举办盛大的茶会仪式,以示庆祝。以后,范围扩大,也用于檀越信众,与众僧结缘,这就是当今仍流行于许多寺院的普茶活动。

这样的普茶法会活动,在佛教中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那为什么是普茶不是普粥不是普其他的东西呢~这背后又有何深意?

其实普茶不仅是佛教的一种文化,更是禅者藉茶悟道的修行方式之一。

佛教中国化|春节普茶 佛教中国化|春节普茶

普茶来源于佛教僧侣的茶文化。说起普茶的起源,这又不得不提到禅与茶道融汇的过往。茶道的形成,和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初期阶段,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普茶在丛林中兴起,最早也正是起源于禅门。

最早的饮茶僧人,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据《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

佛教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佛教寺院,寺院经济也有了突出的发展,茶叶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佛教中国化|春节普茶

唐朝是我国茶叶的兴盛时期,是在佛教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行起来的。由于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

在我国的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特别是在南方寺庙,几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

另外禅宗认为茶有三德:一是坐禅通夜不眠,提神驱倦;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生津化腻;三是能抑制情欲,平心静气。

可见古代的高僧大德们,早就注意到了喝茶对禅修的帮助,因此对喝茶也格外重视,专门设置僧职管理茶道。这估计也是为什么选择普的是茶,而不是其他的东西了。

佛教中国化|春节普茶 佛教中国化|春节普茶

最早的普茶又是谁提出来的呢?

佛教最早的普茶仪式,是由唐代的百丈禅师首创的饮茶仪式,当时僧侣“禅农并重”,即一边修行,一边从事种茶等农业生产,十分辛苦。

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更是明确的把禅门饮茶的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寺院日常生活中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上可见普茶来源于佛教僧侣的茶禅文化。早期的僧侣们经常在寺内举行茶宴、坐谈佛经,有时一些高僧还和文人学士举行茶会,相互切磋诗艺,谈禅论道。以后渐渐形成了佛教的茶道。

另外古时寺院里产茶,上者奉佛,中者奉诸方大德,下者自奉。又专设“茶头”,用以供奉大众茶汤。

佛教中国化|春节普茶

新年之际,僧众汇聚一堂,品尝自己生产的茶叶,共贺新春,是一大乐趣。从普茶中感悟人生,体悟禅意。总结旧岁、展望新年……是普茶主要的目的和意义。

了解了丛林普茶背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再看手里这一杯茶时,大家是不是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喝茶虽是小事,但这一杯蕴含的却是数千年的传承。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编辑 志斌的头像编辑 志斌
上一篇 2023年1月28日 下午11:06
下一篇 2023年1月30日 下午7: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