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荒漠耕种“福田”:玉米田里的非洲佛教未来​​

图片

“哇!好大的玉米,黄澄澄、香喷喷的,真好吃”。二月正是南非玉米的盛产期,南华福田种的玉米,长得像大人的手臂一般粗,几乎是台湾玉米的三倍大,难怪每一位吃到福田种的玉米的人都赞不绝口!
初来非洲,面对这一片荒漠的大地,心底的感受,不只是寂寥而已。这一片大地,一望无际,没饮用水没照明电,真不知要从何做起。幸而,后来公共设施弄好了,南非政府又把二十四公顷土地送给我们,我们才能在摸索中规划着远景。
​​在非洲荒漠耕种“福田”:玉米田里的非洲佛教未来​​

在南非化缘是很不容易的事,要立足就要有“取之非洲,用之非洲”的观念。我们买下农场和土地,用这福田种菜、种玉米,自给自足,我认为福田是推动非洲佛教的经济命脉。现在非洲佛教要靠台湾信众捐助,但是世事难料,台湾佛教目前是很兴盛,但也许将来可能会有衰危的一天,说不定到时候,还得把非洲佛法传回台湾呢!
南非一带都是半干旱草原区,居民都以农牧业为生,福田四百二十甲地(约合六千一百亩),已开发一部份,做为菜园和玉米田地,不但供应道场学僧所食,还可以出售。
​​在非洲荒漠耕种“福田”:玉米田里的非洲佛教未来​​南华寺要成为非洲佛教的洲际道场,募捐之外,经济一定要先独立。而经营农场,就是为了佛教要立足非洲的长远打算,一想到未来非洲佛学院上千学生的衣食温饱问题,经营农场已成为我落脚非洲以求自力更生的必要之举。
农场内,一片绿意盎然的农作物正迎风招展,刚收割的小麦田,改种了玉米,玉米正抽出嫩芽,在翻松的泥土中争着露脸。绵绵的细雨及时为这些新生命沐浴净身。站在田埂上,呼吸玉米田里洋溢着生活的快乐和新生的喜悦,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

未完待续……

图片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编辑:庄雅婷的头像编辑:庄雅婷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5:24
下一篇 2025年6月25日 下午12: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