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可不是“给”这么简单

来源:苏州寒山寺  时间:2023-04-29


六度即是六波罗蜜,“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

发心趣求大乘的菩萨,以六度为主要修行方法,《增一阿含经》序说: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别,人尊说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力如月初,逮度无极观诸法”,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菩萨要努力实践六度,即是六度波罗蜜,以实现他成佛之愿,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六度中的“布施”。

布施可不是“给”这么简单

布施的三种分类

财施

财布施,又分为内财和外财。以体力帮助别人,乃至以身体、生命进行奉献,都是内财布施。外财布施,是以钱财去帮助他人。财布施可以让我们舍弃贪欲,同时得到大福报。

法施

即以清净心为人解说佛法,令受众得法喜充满,扬善增智慧。助印经书、帮助流通,使更多的人接触佛法,也是很好的法布施。

无畏施

即当众生在灾难、疫病、恐怖战争等发生时,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能够帮助他们,消除他们的恐惧,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免去内心的怖畏。以仁爱慈悲让众生获得了安全感,也培养了我们大悲的精神。

布施可不是“给”这么简单

生活中我们可以时时“布施”

我们在平时“布施”并不是简单的捐钱这么简单,一定不要理解差了,对学佛修行很重要。除上述三种布施外,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可以做到“眼施”“颜施”“言施”。

眼施——多看别人的长处

眼布施,就是用善意的眼光,给人温暖。当你眼中皆是他人的长处时,就会发现生活充满了欢喜,每个人都会给你善意。懂得与人相处,便会结识更多的善缘。

颜施——多以笑脸示人

《华严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心中的善意,体现在脸上。有时仅仅只是一个微笑,就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很多时候,往往只是一个微笑,就能将善意的种子根植于他人的心田,在不知不觉间,结下意想不到的善缘。

言施——多说随喜赞叹的话

《菩提行经》曰:与世亲非亲,悦颜先慰喻,如是常自制,心念恒不舍”。

意思是说,世人不论亲近与否,都应该鼓励宽慰人心,才能修菩提,得吉祥。

《大般若经》云:十方世界如恒河沙等国土中,诸菩萨摩诃萨以四事摄取众生。何等四?布施、爱语、利益、同事

爱语,指的是慈爱的语言、态度与表情。

一句好话,可以使人心生欢喜,充满信心和希望。

爱语由心而生,是一种不需要花费金钱的布施行为。爱语,是以善意为种子,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布施可不是“给”这么简单

“布施”要有智慧

《菩萨本行经》说:若布施之时,能以欢喜心与,恭敬心与,清净心与,不望报与,或所与者值菩萨圣僧,如彼良田下种,虽少,所收甚多。”

说明布施的发心和方式很重要。在布施的时候,不要有丝毫的私心杂念;不要有任何个人名闻利养的考量;不要在意数量的多少,应始终保有清净的本心。

布施要有恭敬心

有一个成语叫“嗟来之食”,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

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

这就贡高自大而布施,认为自己了不起,“你们这些快饿死的人,我有很大的优越感”。这就是没有恭敬心。所以我们做义工也好,对任何人提供帮助也好,不要有无谓的优越感。因为我们必须要仰仗众生的相状,才成就我的布施波罗蜜,我们要心生感恩、恭敬。

布施要有平等心

“平等”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人间社会的宗要,也是佛法的根本。

在佛教经典里,有关“平等”的义理非常多,《华严经》举出十种平等:一切众生平等、一切法平等、一切刹平等、一切深心平等、一切善根平等、一切菩萨平等、一切愿平等、一切波罗蜜平等、一切行平等、一切佛平等,菩萨若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平等之法。

布施时,不但有恭敬心,要有平等心,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人都要持有平等的态度。面对与自己有过节的人,不起怨恨报复心;面对与自己关系好的人,也不生贪爱心;面对动物,我们也要用平等心去对待,不生任何分别心。

林清玄说:常行布施的人,常处于清净之中;常行布施的人,心常觉醒而温柔;常行布施的人,是世上最有福报的人”常行布施者福报无量,寿命增长,身体安康,遇难呈祥,得一切安乐。

布施可不是“给”这么简单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smy的头像smy
上一篇 2023年5月6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3年5月6日 下午3: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